冰书有温度 —— 我与十本书的故事

30 9 月, 2016 § 冰书有温度 —— 我与十本书的故事已关闭评论 § permalink

 

如果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那么,一本书也就是一个人。读一本书,犹如相拥一个人,心若在,温度就在。书,是有温度的。

这十本书深刻影响了我的思维模式,让我如我所是。我庆幸能与它们相遇。


1、金庸:笑傲江湖

金庸的《笑傲江湖》是我读过的唯一一本武侠小说,至今如此,未来也是。

喜欢《笑傲江湖》,无非是喜欢令狐冲;喜欢令狐冲,无非是喜欢独孤九剑;喜欢独孤九剑,无非是喜欢那句「无招胜有招」,太cool了简直。坦白说,《笑傲江湖》的完整情节并没有读过几回,但令狐冲挥舞独孤九剑的片段则不限次翻看。诸君莫笑,如此痴迷于独孤九剑,是因为当年我想从中参悟一套可以在足球场上耍酷的招数,可惜慧根太浅。

不过,「无招胜有招」仍是一个很酷的概念。


2、波利亚:数学的发现 —— 对解题的理解、研究和讲授

首先,我得感谢毛文凤主编的「中学模块教材系列丛书」,这套丛书让我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解题(考试),数学同样有着悠远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渗透在每一个解题步骤。高中三年,购买的教辅书籍难以数计,但这套书是唯一的至今仍珍藏完好的教辅类书籍,我依然相信它们在未来仍有启发作用。这套丛书不仅普及数学知识与文化,同时也在传授数学方法,这点很对我的胃口。其中《三十六计与高中数学解题》、《数学活动中的直觉与灵感》是专门讲解数学方法的,里面多次提到乔治·波利亚。高考之后,我对这个名字依然十分好奇,于是开始搜索波利亚的著作。《数学的发现》是我网购的第一本书。

读《数学的发现》,让我想起贺启君老师(高三数学老师),课堂上,他总是一遍遍地强调,「问题类型,方法类型」。《数学的发现》也不断在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如何让问题回归原点,如何重述问题,如何重建问题,如何寻找辅助问题 …… 渐渐地,我开始意识到,「问题」不仅是数学解题的关键,同时也是思维思想的关键。一如赵汀阳所言:思想的基础不再被认为是某些基本原则,而是某些基本问题,思想是建立在「问题」上而不是建立在「原理」上,这样的思想才是活的,才是有生命的。「问题」就是思想活力的刺激环境,没有刺激就没有思想。

发现问题,建立「问题意识」,这是我对波利亚《数学的发现》一书的最大感念。


3、赵汀阳:思想之剑

与人,与书,相遇总是一种缘分。大概06年春,在返校晚修的途中意外发现一家刚刚开业的书店,名曰「半折」。如其名,这必是一个淘书的绝佳之地。驻足片刻,相中了一本名叫《思想之剑》的哲学读本,末章,作者赵汀阳提出的「无立场」之思顷刻吸引了我,我想到了独孤九剑的「无招胜有招」。当晚,作业不做了,试卷不交了,一个晚修的时间,偷偷摸摸地把它读完。

我知道,哲学门派林立,各派学说精深之至,于我,常敬而远之。然而,赵汀阳的「无立场」之思让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们该如何配置我们的观念呢?书中一句「不能用观点去看问题,而是根据问题合理地选用观点」,似乎让我窥见了哲学之门。从此,我与哲学结缘。


4、赵汀阳:一个或所有问题

仅读一本《思想之剑》是不够过瘾的,我开始搜集赵汀阳的学术著作,希望可以在他的著作中找到更多的「无立场」之思的启发。赵汀阳的哲学创见开始于他对哲学的失望,由美学研究到元哲学研究,他试图为维特根斯坦的苍蝇找到出路,他提出「无立场」之思,并将这一哲学方法运用于伦理学(可能生活)与政治哲学(天下体系)。「无立场」之思较为完整的阐述,刊载于他的《一个或所有问题》。

不过,当时要找到这本《一个或所有问题》是极其困难的。作为98年出版的旧书,市面已难以觅得,当年网络资源并不丰富,唯一的可能就是图书馆。幸运的是,07年求学北京,借朋友之力,终可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借到这本渴望已久的宝书。两年后,一番疯狂的搜索,终于在孔夫子旧书网淘得一本可以属于自己的《一个或所有问题》。

回到本书。当中,关于语言的论述、动词思维与名词思维、思想的造型与「元」之谜、创造者与创造物、文化的生命逻辑 …… 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我。当然,本书最重要、最具原创性的是「无立场」的操作以及「一个或所有问题」的知识论结构。说的是:

1、一个主观观点/立场不仅是关于各种事情的描述和解释,同时充当着关于描述和解释的标准。在不同的观点立场中,事物被看成不同的样子。「无立场」是对操纵思想的各种思想方式的怀疑,它取消观点/立场的先验特权,根据问题为观点/立场赋值,「无立场」思考的是整个思想画面的效果。
2、当试图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作为背景的各种事情其实也都是问题,于是我们不得不同时去思考所有问题;当思考「所有问题」时,我们又不得不把各种问题理解为一个综合整体问题以免思想失控。


5、Adrian·Bejan:Shape and Structure from Engineering to Nature

这段故事,同样得从「半折书店」说起。那年,高三在读,某天难耐应试之无聊,便去「半折书店」淘书,无意间发现一摞名叫《新发现》的科普杂志,其中有一期专题介绍了一位工程师Adrian·Bejan所创立的新理论Constructal Law。「自然不是分形的,而是构造的」,这句话立刻引起我的注意。

大学来到第三年,在读完赵汀阳的部分论著之后,我想起了Constructal Law,于是开始寻找Adrian·Bejan的著作。这是一个更为艰难的挑战,英文书籍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作为新兴理论,它的认知度并不高,即便国家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都没有收录此书,我尝试寻找更深层的高校资源,恰逢北京在推广Balis系统,借助这一系统,可以在北京任意一所高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终于,在北京交通大学借到了Adrian·Bejan的Shape and Structure from Engineering to Nature与Design with Constructal Theory。

如获至宝,钻研其中,花了半个学期终读完此书,因语言及专业的限制,未能真正读透Adrian·Bejan的理论,不过,尽管如此,仍受益匪浅。以下两段文字让「optimization」及「scale」深深植入我的思维意识,如今,在我分析问题的时候,optimization及scale仍是我优先思考的维度。

1、For a finite-size (flow) system to persist in time (to live), its configuration must evolve such that it provides easier access to the imposed currents that flow through it.
2、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tructure exhibited by nature is the result of a global process of optimization subject to global and local constraints.


6、候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 —— 集异璧之大成

大概2010年,开始对复杂科学产生兴趣,因为复杂科学,关注了「集智俱乐部」,因为集智俱乐部,关注了侯世达先生的《哥德尔、埃舍尔、巴赫 —— 集异璧之大成》(简称 GEB)。

略作介绍。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老师Jake创办了集智网站,致力于普及、推广复杂科学,并力图搭建一个没有围墙的研究所,08年,俱乐部从虚拟世界走进现实。11年,由他们发布的读书会信息,第一次了解到《GEB》这本奇书,在参加了他们的一期主题为「scale me up —— 摄像机-电视自指实验」的读书会之后,开始对「自指/怪圈」这一概念着迷,自此捧书深读。

《GEB》是一本享誉世界的科普著作,曾获普利策文学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其神奇之处在于,侯世达通过怪圈(strange loop)这一简单概念,不仅探讨了哥德尔数理逻辑,艾舍尔版画和巴赫音乐之间的深层关系,同时引人入胜地介绍了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禅学、语言学、遗传学等方面的学说,其视野之广阔、构思之精巧、含义之深刻,令人佩服。

于我,strange loop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同时是一种方法论、一种精妙的论证、一个普遍的存在论结构,它似乎蕴含一种眼光,可以跳出主体/客体模式的局限。事实上,这一概念在哲学上并不新鲜,自相关(self-reffrence)所探讨的正是认识论(Epistemology)中主体-客体的怪圈迷局。由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到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再到语言学转向,哲学始终无法摆脱主客迷思。而《GEB》在讨论这一哲学困境时,视野更为广阔,叙述更加有趣,同时更具启发性。


7、铃木大拙:禅学入门

认识铃木大拙,缘于侯世达。在《GEB》有关禅学的章节里,侯世达引述了铃木大拙的许多观点,这些观点让我意识到禅学并不玄妙,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禅学虚幻飘渺无可抵达。随后,我阅读了铃木大拙的《禅学入门》与《禅学随笔》,对禅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市面上,一般禅学书籍无外乎以下两种:或介绍禅宗的历史、或介绍禅宗的公案。抱歉,于我而言,这些历史或公案所传递的信息其实是不明朗的,因为,当我们无法把握禅宗的精神,我们对禅宗公案的感悟、解释,其实都是胡说八道。铃木大拙的贡献在于,他借助西方哲学的概念与方法来分析禅学,这对禅学与西方哲学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本体论到认识论,人们疑惑,作为主体的我们能够准确认知客体的世界吗?西方哲学无法给出答案,「自相关」(怪圈)曾一度让哲学陷入绝境。当中,「上帝」是一种出路,而禅学是另一种出路。铃木大拙并没有以否定西方哲学的方式来肯定禅学,而是以禅学的核心精神为西方哲学寻找出路,这是铃木大拙思想功力的体现,亦让禅学有了更坚实的学理根基。禅学意识到,要克服「自相关」难题,关键在于摆脱主体/客体模式,否则,无论我们采用何种理论,我们都只是在重新排列自己的偏见。为什么我们要「吃茶去」?禅学的棒喝,不是在故作深沉,它的深刻之处在于,不断提醒我们,我们是一种「生命」,「生命」的意义不是认识世界。


8、刘力红: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

尔今,中医日渐式微,已难以立足现代学说。反中医论者自然对其呲之以鼻,而支持者往往以疗效或传统为由试图为中医正名,但即便最忠实的粉丝也无法否认中医不是科学的事实。我对中医无感,直到刘力红先生的《思考中医》改变了我的态度。我不会说中医是科学,科学有其固有之范式,我也不关心中医是不是科学,事实上,这没有多大意义。真正吸引我的,是中医所蕴含的思想之道。

那年大三,课程依然很多,不过,图书馆已取代课室成为日常的主要去处,可以跷课,但绝不能不读书。读书总有困了的时候,休息之余,喜欢在书架间行行走走,偶尔挑本书翻翻。某晚,正是随意一翻,被一段文字吸引。这段文字谈到「孤」与「寡」。相信很多朋友会和我一样,始终难以理解为何古代君王都喜欢把自己称为「孤」、「寡人」。原来,这一称谓的根据在于《皇帝内径》:「心者,君子之宫,为孤,为寡。」我们知道,五藏,心肝脾肺肾。这里,唯「心」无月(肉)之旁,唯「心」至「阳」至上。天为阳,地为阴。可见,孤与寡指涉「天子」之意。至此,我才恍然大悟。

这只是其中之一,刘力红先生对汉字的解读实在精辟,这得益于他深厚的医学功底,以及对子学的刻苦钻研。由刘力红先生的文字,您可以窥见中华文化最内核的部分。例如,为何我们管「物」叫做「东西」?中国哲学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永恒的,而器却时刻变化。世界万物,但凡是有形的,可见的,必有生灭变化。《素问-六微旨大论》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凡器则必然生灭相随,变化常在。」变化无非是升/降、出/入。生者出者,东也,降者入者,西也。故曰东西。刘力红先生的解字让我对中国汉字产生深深的敬意。

我们总是把中医置于现代文本语境中加以评判,这是偏见产生的原因之一。刘力红《思考中医》让我们得以以古人之思重新认识中医之道,抑或,我们文化的思想之道。何为疾病?何为疾,又,何为病?中医认为,百病风为先,百病风为长。「风」致人体病变。疾,疒+矢。矢者,箭也,喻风。疾,作用是「身」。病,疒+丙。丙,五行属火,五藏属心。病,作用的是「心」。疾病,身心,阴阳。此外,汉字所蕴含的阴阳结构比比皆是,诸如:消/息,休/息,文/理,方/位,智/慧…… 阴阳,构成来我们华人认知与思维的完整结构。阴阳,是一种方法论。

这里,我无法完整讲述《思考中医》对我的启发与影响。我想说的是,《思考中医》让我感受到我们文化的存在与价值,同时让我们有幸窥见远古先哲的思想方法。


9、詹姆斯·卡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2013年7月,新浪微博 @译言 发布一条推文,招募《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的中文译者。随后,译文片段不断在微博PO出,「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这就是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的最初表述。直觉告诉我,这是一本好书。

如果大家对哲学敏感的话,不难发现,其实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将归限于「自相关」(self-reference )和「无限」(infinite )。正是自相关难题和无限难题将哲学思考逼到思想边界。这让人抓狂,亦让人着迷。《GEB》讨论的是「自相关」,候世达创造了一个极为漂亮的概念 —— 怪圈;《有限与无限游戏》讨论的是「无限」,而詹姆斯•卡斯则借助游戏来思考无限,用「无限游戏」这一概念去思考社会及文化问题。卡斯的「无限游戏」和侯世达的「怪圈」一样,由一个简单的概念衍生出一个有力的分析框架,让人读着痛快,因为你会惊奇一种简单概念的穿透力。

书中,卡斯分析了有限游戏的剧本性(theatrical)和无限游戏的传奇性(dramatic),以下文字,或许会让你对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印象深刻:

人们永远都不能达到视界之处,它的所在永远相对于视域。向视界的前进,只会产生新的视界。由于视界随我们的视域而动,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安处于相对于视域的某个地方。生活在视界中的人从来不是安处于某处,而是永远在路上。
教育揭示出过去的越来越丰富的东西,因为它发现了过去未完成的事物,训练将过去视为已结束的时间,将未来视为将结束的时间;教育引导人走向不断的自我发现,训练引导人走向最终的自我定义。训练在未来重复已完成的过去,教育将未完成的过去延续到未来。
……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篇幅不长,但读起来并不容易。我愿意借用作者的概念,这是一本需要读者不断寻找「视域」并知道如何「继续」的大家小书。


10、

如果是两年前(2014),我可能会选择海因茨的《混沌与分形——科学的新疆界》或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而今,我把第十本书留给未来。由第一本书写到第九本书,记忆在不断刷新,原来这些书这般地构建了我的思维方式。重新考察这九本书,不难发现,它们继承了一个完整的脉络:问题意识与优化意识,无招与无立场,自相关与无限,主-客之观与禅学洞见,基于约束与优化的scale分析与基于「和」的结构映射 …… 按此脉络,在以往读过的书籍中,已难以觅得第十本书。至于未来,第十本书或与剧场艺术有关,或与当代艺术有关。我相信缘分。


注:

缘起:

2014年,「冰桶挑战」风靡全球,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要求其他人参与这项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随后,有人在facebook发起「冰书挑战」,要求被挑战的人迅速列出影响自己最大的十本书,然后挑战十人,被挑战的人回答后再挑战十人,并且告知原挑战者。很快,「冰书挑战」成为微博热门关键词,仅在微博上参与此项挑战的网友数以万计。

最初了解到「冰书挑战」是因为微博好友@LostAbaddon的推文,他发起了简书版的「冰书挑战」。当时列了十本书的提纲,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文。近来,整理文稿的时候发现这篇提纲,回想起来依然非常非常有趣,于是决定执笔完成。


简书版「冰书挑战」

1、在微博或Twitter或简书写文,写三到十本影响自己的书,附上评价,然后艾特最多十个人;
2、被挑战者需列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到十本书或影视、音像、绘画作品(首推书籍),最好满十本;
3、被挑战者需要为每本书写一段书评,不宜过长或过短,50至500字即可,方便看客明白这本书为何对你来说意义重大;
4、被挑战者可以在评论区点至多十名简书用户(以@xxx的形式,如果@成功,评论中会看到此人的名字已自动转成超链接);
被点名者请务必接受挑战,但也并非强制性的;
5、已经参与过冰书挑战的用户如果被点名,不用再次挑战,但如果真心想再写一遍亦可;
6、被点名者在完成冰书挑战后,请务必在点名者原本的冰书挑战帖后的推荐拓展阅读中加上自己的挑战帖。

 


……………………………………………………
本文遵循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Where Am I?

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entries tagged with 读书 at As I am , so I see.


  • Tong LEUNG
    post 80s
    Zhanjiang
    major “aha”

  • 工程师,创意研究,博客写作

    兴趣: 哲学、当代艺术、复杂科学、剧场实验、社会创新。

  •   我的脸书

  • 文章分类 | Categories

  •       荣念曾漫画 – 格物致知

     

     

  •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由梁栋﹝LeungTong﹞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