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高考”的存废,高考加分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实际上,“高考存废”本身就是个伪问题。因为,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事实结果是,不能没有高考。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分配问题始终存在。也就是说,假如高考真的被废除了,那么“高考问题”当然也就不复存在,但“哪些学生应该分配到哪些大学”,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而高考制度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被设计出来的。应该说,现行的高考制度还是比较公平的。至少,贫困家庭的孩子还有实现大学梦想的可能。(收费等问题另论,这不属于高考制度)可见,解决“高考问题”的关键,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存”或“废”就能解决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高考问题的解决在于“制度改革”。
高考制度本身有许多不足之处,其中一个公认的弊端是,束缚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于是,高考制度中引入了“加分制度”。可是,这一做法依然带来了不少争议。如公平问题,虚假问题,等。这里不再赘述。这就是中国教育所面临的窘境。同时,人们开始质疑:中国现行高考制度能否选拔真正的人才。正如我的一位老师所说,现在的高分生已不是“考”出来的,而是“熬”出来的。通过成千上万套试题,把大脑变成高效的考试机器。
不过,在我看来,这还不是高考制度的最大失误。其实,高考制度的致命错误并不是“能否选拔人才”,而是,现行的高考制度几乎不可能做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人才”被选拔出来,如果不能优化其配置,那又有什么用呢?
现行高考制度的思路是:
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之后给他们排队(依据就是分数)。然后给各高校各专业进行排队。最后,一一对应,排在最前面的学生和排在最前面的学校和专业“结成良缘”。问题就出在这。这种配置方法不可能“优化资源配置”。
举一例子:舞伴配对。
假设男a和女a 擅长跳芭蕾舞;男b和女b擅长跳踢踏舞;男c和女c 擅长跳迪斯科;男d和女d 擅长跳街舞。显然,最佳配对应该是:男a和女a,男b和女b,男c和女c ,男d和女d 。
然而,高考制度的思路并不是这样的。中国教育这样操作:用一个标准来衡量男选手,看那位男选手跳得好(从不考虑哪种舞蹈跳的好,哪种跳得不好),对男选手进行排队。例如:d,c,b,a。同样,对女选手进行排队,可能是,a,b,c,d。这样,配对的结果便是:男d和女a,男c和女b,男b和女c,男a和女d。这样能把舞跳好吗?这是最优配对吗?显然不是。
过去,人们一直在考虑如何选拔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却很少想过如何“配置人才资源”。人们凭直觉就默认,分数高的学生就应该被最好学校录取,关键是如何“选人才”,但上例已证明,这不是最好的录取方法。一个好的高考制度将是:让“具有某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分配到“能让他兴趣和天赋得到最大发挥的学校”。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因此,今后高考制度的改革必须把这一问题考虑在内,而且必须是优先考虑问题。因为,世上无所谓“资源”和“垃圾”,放对位置的“垃圾”也是“资源”。
以上仅仅是对“高考制度”的讨论,中国教育的改革仍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过,中国教育的希望却不是“制度改革”。我在《学习主义构想》中已经证明,把希望寄托于制度改革,就等于放弃“希望”。因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更具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当我们把希望都寄托于制度改革时也就实际放弃了学习自主权。而这又恰恰和教育改革的目标相悖。
实际上,中国教育的希望在于学生,关键是学习模式的改变(详见我拙著《学习主义构想》)。而根本是“生活意识”的回归。如果学生没有生活意识,没有生活的渴望感,没有生活想象力,没有生活创造力,中国教育就不可能成功。遗憾的是,“生活”正从学生身边消失。各种成龙成凤计划,让孩子们糊里糊涂地走上了一条和天性和生活相悖的道路。没有生活感觉,没有生活创造力,何以拥有幸福的未来?
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成就一种生活”,帮助学生实现他所向往的属于他自己的,丰富饱满的,有意思有意义的幸福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
……………………………………..
原发表于 中思网 ,2009.06.5
链接:SINOTH/Leung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