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商十三]
WOL MIR0802
[前言]
学习/教育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基本要素,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不得不接受着它。我们对教育/学习从来都不含糊,都有着自己的学习观。不过,本文却恰恰要颠覆这种传统的学习观。
本文试图通过哲学性思考,在形而上的层次(生活层次)上探讨学习的目的和根据学习目的而展开的学习实践。毫无疑问,一个人基本的存在状态是生活,生存是动物的存在方式,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生存。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思考学习/教育时,思想就只能位于生活的层次,既不能低于也不能高于生活。
[序]
我们先回顾一下当今教育/学习的状况。
我们的教育/学习现状是:
1. 有人认同现行的教育体制,有人则强烈反对,而后者大大多于前者,这是事实。人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教育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且学生的学习是枯燥的、不快乐的。
2. 教育尤其是教育理念在近几年取得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多媒体设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研究性学习”等等。但实际上,现实实践中的教育与理念中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差异。目前的教育依然是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特别地,当前的素质教育并没有落实到实质中去,更多的只是表面文章(例如,只是简单地举办各种活动)。可以套用一个历史名词来描述现今教育,即“半应试,半素质”教育。但问题是,两者都不彻底,各学校为了体现“先进性”,既不敢为实在利益而完全采取应试攻略,也不敢完全实施素质教育,结果是,以应试为主,再举办一些活动来“装饰”一下。“半应试,半素质”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基本状况,当然,其中应试的成分更多。
3. 在应试体制下,繁重的学习任务、枯燥的学习活动和残酷的排名制度使得学生分为两大派系:“应试”的和“游戏”的。有“理想抱负”的学子坚持应试到底,这个过程谈不上快乐与痛苦,因为已经习以为常,麻木了。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成绩不太理想或者其他而放弃了努力,选择一些自认为“快乐”的事情。
4. 几乎没有人不希望能有一个好的教育体制,能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且,人们都把教育的弊病全归咎于体制,而且期待着体制能彻底改革,认为体制改革成功便能真正迎来教育/学习的春天。
5. 对教育的批判和建议极为常见,但对学习的批评却相当少见。一般是大人批评学生学习方法差,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能取得高分。奇怪的是,人们不厌其烦地指责这样的教育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却从不质疑这样的学习是否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共同来分析与探讨中国学习/教育的出路。
[ I ]
在现实当中,有人维护现行的教育/学习模式,原因是当今教育培养了不少人才。不可否认,人才确实不少,但问题是,这是标准化人才还是创新型人才?这是唯一培养人才的体制吗?只有这样的教育与学习所培养出的人才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吗?应试成功者得到了荣誉与机会,但他们同时又付出了多少代价?我们本可以做的更好。也许我们要研究的并不是“这样的教育/学习模式好不好”,而是“怎样的学习/教育模式会更好些,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虽然当今教育有它的维护者,但批评它的人总占大多数,包括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如今,当谈到教育的弊病时,大家几乎都将矛头指向教育体制,认为教育体制是造成糟糕现实的头号原因,只要彻底改革教育体制,中国教育便能迎来美好明天,学生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
其实,这观点也未必高明,教育体制确实存在诸多弊病,也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但是,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被我们忽略了,而这更为致命!也即是:应试观念,根深蒂固!
人人都期待着我们有个好的教育,于是,大家都把希望寄托于国家、教育部、专家学者……希望他们能够制定出一个好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能够“快乐”学习。我们是如此的在意于教育体制。而问题恰恰在此,这反映了我们一个固有的学习观念:“有怎样的体制,我们就怎样地学习”。但是,体制是由专家学者(他人)制定的,这等于说,他人要我怎么学习,我就怎么学习!可以看出,中国学生从来都不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有一种错觉,即一个学生自觉、勤奋地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这就说明该学生找到了学习主体的位置,是学习的主人。其实,跳出应试的视角,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任务、学习的内容等等,都无一不受应试体制、社会形势的限制与影响。即他只是应试的学习主体,而应试的学习主体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一个真正的学习主体只能是学习主义的。
让人难以明白的是,我们明知道现行教育有着很多毛病,明知道这样学习很不爽,明知道这样的教育/学习根本培养不了学生的创造力……但我们依旧在应试。难道我们就不能为自己摸索一条能发展自己个性与潜质的学习模式吗?为什么我的学习,听别人的。
好像学习/教育是政府、专家的事,他们要我怎么学习,我就怎么学习,我们只要忽悠着过去,拿到文凭,找得工作就完事了。如今,“学习无用论”正在抬头,不过细细想来,确实也是。专业对口的工作有多少?学到的知识能用上的又有多少?但是造成这些的原因却绝不是“学习无用”,只是我们尚不懂得学习,我们把学习的目的搞错了。这点在下文再作详细论述。
显然,“有怎样的体制,就怎样学习”,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可悲的、错误的习惯性观念。如果此观念不改,即使教育体制真的彻底改革了,又有什么用?我们还是“学习的奴隶”。我们不仅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更需要一场关于学习的“五四运动” !
实际上,关于教育/学习的论述简直是汗牛充栋了。既有学术性的,又有畅销型的。有介绍学习方法的,有讲述快乐学习的……可惜,它们大多都让人失望。
现在许多教育论文都是在研究教育理念和体制改革,探讨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准确的说是学校或家庭如何教育学生)。这很难与学生扯上关系。即它们针对的是教育和相关部门等,学生只是一个“只需听话”的“受体”。
此外,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这样学习最轻松》、《中学生应掌握的48种学习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天才:大脑记忆与学习方法》、《哈佛牛津优等生的学习方法与细节》、《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攻略》之类的书籍,这些著作其实谈不上是真正的学习理论,更准确地说是学习技术或学习方法,它们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学习理念的层次。
还有一些是论述、证明学习是如何快乐的。但是,用一系列理论去说服一个心灵麻木的人,能有多大的效果?没有哪一种精神能够拯救饥饿的肉体,甚至不能拯救无能的灵魂。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目前,应试学习给学生的真实感受就是不爽,压力大,很不快乐。这是事实。不爽就是不爽,不快乐就是不快乐,任何证明应试学习是快乐的理论都是徒劳的,学生更相信自己的切实感受。中国教育有个相当可笑的地方是,目前的教育/学习模式分明让学生感到“痛苦、迷茫”,却又想方设法用一系列理论去证明学习是如何如何的快乐。这就好像先把一个健康的人弄病了,然后让他吃药。要让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就得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确实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与必要性。是实践,而非语言。
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的书籍已有很多很多,相关的论文也有很多很多,但是,它们并没有解决目前的教育/学习困境。
这表明,仅靠专家的论文、体制的改革、“埋头应试+心理安慰”式的学习模式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快乐学习、改变目前学习困境的。我们对学习的理解依旧肤浅,尽管我们时刻在学习。我们要反思我们传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模式,我们要开创一个能真正给予我们有意义成果的学习模式。为此,我们就必须明白什么是学习的目的,因为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 II ]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学习的目的,或者说,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学习的目的不能从学习中得出,否则显得太俗。高分、第一、重点学校等等都只是学习的一个暂时目标,而且学习目标也远远不止这些。学习的目的或从社会形势,或从生活需求中得出。
其实,目前的教育/学习都是根据社会形势展开的。根据社会要求,又有两种不同的学习目的,一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另一种则是“为一份好工作而读书”。当今,以前者为学习目的的学生恐怕是相当相当少了。大多都是为自己的就业前途而“奋斗”的。这在学习理念、学习过程、报考志愿中都可以看出。社会讲究特长,家长都把子女送往特长班……
这一切都显得合乎情理,但是,以“社会形势”为教育/学习出发点,有着它的局限性。比如说,人文素养,道德建设等就难以取得成效,并不是简简单单举办几次活动就能解决问题的,更何况学生本人并不怎么重视。这些与数语外等传统课程比较起来,显得微不足道。在繁重的应试任务和当今的社会形势下,考高分、高文凭是突出矛盾,学生、家长和学校自会权衡轻重。在目前的体制与观念下,应试比人文素养、道德等要重要得多。尽管教育“严格”证明人文素养、道德等是如何的重要,几乎无懈可击,但学生就是不“感冒”。(大家都不傻)
现代生产强调标准化、统一化,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也都追求齐一化、制度化,教育亦是如此。现在的教育强调的是标准化、规范化,而不去考虑什么事情可以标准化,什么事情不可以,也不考虑哪些标准和规范是好的,好像只要是标准和规范就是好的。(赵汀阳)
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追求标准化、规范化的教育造成的。在应试体制下,学生是没有创新自由的。表面上,教育、老师提倡学生个性思维,写出“自己”的东西,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因为:1.学生在多年应试模式的影响下,已几乎没有个性了。2.学生再创新也必须迎合“教育”的观点,否则就不会高分。于是,在应试制度下,所谓的思想创新只不过是“基本观点”的排列组合。在点在政治考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必须答到踩分点)。
问题是,这些基本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吗?一般说来,一位划时代的大师正是在这些基本观点上实现突破革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不乏人才,却总出不了大师级的创新型人才。
在博弈学中,凯恩斯曾举过一个有趣的“读者选美”的例子。在所谓的读者选美比赛中,报纸刊登候选人的照片,而中选者要通过公众投票产生,如果你的评选结果和最后的结果相同,你就获得大奖。因为评选者要顾及自己的利益,他的投票就不可能以自己的爱好作为标准,他还要考虑到别人会如何投票。这时,每个参与者所挑选的并非是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与者注意力的面孔。
这反映到应试上亦是如此。实际上,学生答上的不一定是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更谈不上创造性),而是与标准答案相接近的答案。答题的思考是猜答案的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教育/学习模式下,学生难以真正拥有个性,尤其是思想个性。前些年,于丹教授的《心得》系列风靡全国,里边丰富而具体的事例成为学生作文的有用素材。据说有所学校要求备考学生人手一本,希望自己学生的作文能在中考、高考中出彩,得高分。问题是,其他学校也会这么想。此时,大家都陷入了“囚徒的困境”(博弈学中一个经典的案例)。该校分析:如果我们买了而他们没有买,我们就占有优势;如果我们买了而他们也买了,大家打成平手;如果我们没买而他们买了,我们就处于劣势。可见,不管他方买与不买,我们的最佳策略是“买”。然而,其他学校也会这么分析,于是大家都“买”。结果是作文事例、主题思想依旧类似,并没有体现出所谓的个性。
在对未来的选择上,学生及其父母在填报志愿时考虑的重点因素是“就业”和“分数段”。思考的是什么专业有利于就业,有利于找到一个热门的、就业率高的、高薪的、稳定的工作,哪怕该专业极其无聊,极无创造性,甚至与子女的理想和天赋背道而驰。泱泱大国,为什么总出不了大师级创新人才。原因很简单:一是多年标准化、规范化、齐一化教育使得学生个性与天赋荡然无存。二是人们根据社会形势,自己放弃了“自己”,选择了并不符合自己个性与天赋的学习和工作。
实际上,在应试体制下,学生不可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因为大家都是奔着一个目标出发的,即都是为了高分和所谓的“好工作”。这是根据社会、教育标准化要求的必然结果。
另外,在应试体制下,学校与老师不可能将“学习的主体权”完全交予学生,其实这不怪学校,因为这是针对现实情况的一种较好的策略。试想,如果不这样,将意味着什么?更遗憾的是,学生也从不真正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体。学生为了自己的答案更接近于标准答案,就必须依顺老师和考纲的要求。
(关于教育的更多弊病,欢迎参阅我的拙著《丑陋的素质教育》)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知道,以社会形势为学习目的将会遇到难以克服的难题:
1 .道德素质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等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2.学生难以拥有真正的个性。3.学生难以拥有学习的主导权,而且也不想拥有……
这表明,以社会形势为学习目的是难以构建出美好的学习/教育图景的。
然而,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生活需求”,学习/教育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III]
以“生活需求”作为逻辑起点,去构建新型学习/教育模式,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新的摸索。人们往往觉得,生活不就如此简单吗,哪里值得为生活而苦苦学习。为生活,不就是学点接人待物的礼仪吗。
实际上,学习的精义恰恰在此。学习主义就是以此为基点,逐步展开的。那么,为什么学习的目的是“生活需求”?为什么生活值得我们去为她学习?以“生活需求”为学习目的而展开的学习/教育图景将会是怎样的?
在搞清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的意义。我们又会追问,什么是生活的意义,怎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我们内心天然向往的……不必多言,我们都知道,幸福是生活的基本和最高要求,幸福是我们人人向往的生活效果。我们要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就要创造出更多的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生活。
首先,幸福不等于快乐。我们可以从各种娱乐节目、八卦新闻、各类宠物、度假村、旅游团、网络游戏、甚至吸毒中获得快感。但是,快乐不足以产生幸福感,不足以构成美好的生活。快乐对生活意义的影响毕竟不够强大,而且是消费性的。其次,幸福不等于财富,不幸福的富翁多得是,这点不必赘述了。
幸福是人类的高难度需求,既难以达到又难以舍弃。
幸福生活有以下几大方面:
1. 幸福生活不会单调,这意味着幸福生活有着丰富的生活元素和生活情趣。而且,有些基本的生活元素则几乎是必需的,如果缺少某种必须的生活元素,便意味着某种程度的生活匮乏。有的人可能不想要“友谊”、“爱情”(当然可以不要),但“友谊”和“爱情”必定能够带来有意义的生活。于是,尽可能实现各种有积极意义的可能生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否则生活就有缺陷。
欠缺某种可能的生活元素,就意味着欠缺某种可能的幸福。显然,亲情、爱情、友谊、思想、艺术和自然的美等等,它是人类永远追求着、始终给予保持的东西,都是构成幸福生活的基本而重要的元素。
实际上,享受幸福生活,就是享受亲情、爱情、友谊、思想、艺术和自然的美等等。
2. 幸福生活需要创造性。幸福生活只能是一个由人所创造的具有永恒意义的生活。所有幸福都来自创造性生活,重复生活就只是生存。生活的创造性未必就是重大的发明,它可以很平凡、很普通,但它能带来人性的欢愉。例如:幽默,创造性解决邻里矛盾等等。
3. 幸福生活要求人们实现自身价值。“人”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一点是:人能创造性地创造价值。这意味着一个人只有真正为生活、为社会做出点什么,才能找到作为人的资格,而惟有“人”才能享有幸福。“人”是做出来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实现“人的意义”,就无法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正如一辆无法行驶的破车就失去了“车的意义”,它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了。花天酒地之徒只能获得快乐,不配拥有幸福。一个幸福的人只能“价值性存在”。其实,创造性地创造价值的过程是伟大人性的最大释放!
4. 彰显“德性”光辉,有助于人们获得更加崇高幸福的生活。
很显然,诸如智慧、勇敢、勤劳、舍己为人,帮助他人等等是真正的美德,美德意味着令人羡慕的能力发挥,意味着人性的卓越性,意味着生活意义的最大化。我们之所以帮助他人,不是因为“今天我们帮助他人,以后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人会帮助我们,因此帮助他人对自己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人。”帮助他人本来就是伟大德性的呼唤,是一种对幸福有着无限向往的自然表现。什么时候崇高的美德变得功利!
(关于幸福生活的更多更精彩的论述,欢迎参阅《论可能生活》赵汀阳)
我们知道,幸福生活是人人向往的,它是如此的美好。“追求幸福生活”对个人来说是重要的,对整个社会同样重要。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人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由于他们道德缺失,法制观念淡薄。这虽然正确却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对青少年来说,真正懂法的人占多大的比例呢?我想,大多青少年对法律的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是一些表面的基础的东西,并没有细致的了解。然而,在这不太懂法律的大多数青少年来说,犯罪的人数又占有多少呢?显然是比较少的,否则“青少年犯罪”将是一个相当严峻的社会问题,可以看出,目前还不至于那种程度。
另一方面,那些青少年即使是不懂法律,也只不过是不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他们不可能不懂得抢盗、杀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们再无知识、再无道德、再无法制观念,也不会不懂得抢盗、杀人是恶劣的行为,是社会所不容的。个人的成长不是孤立的,他总会从社会中得到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
事实上,他们大都明白这些道理,但他们还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追求幸福的强烈欲望”和把握、创造幸福的能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此我提出一个或许比较“反动”的观点:一个无聊的、乏味的、迷茫的、苍白的生活比一个罪恶的生活更让人难以接受。一个无聊的、乏味的、迷茫的、苍白的生活让人生不如死。犯罪虽然丑陋、罪恶,但能给当事者多多少少的刺激(冒险的快感)。当事者不懂得,不能够从亲情、友谊、爱情、奉献、宽容、创造性工作、创造性学习中获取真正伟大的幸福,他们自然会选择“犯罪”等偏激的方式来获得所谓的“成就感”。
“症状轻”者则选择从虚拟世界中获取“快感”。这也是为什么如此之多的青少年甘受学校处分、宁可荒废学业也要泡吧。因为应试学习是枯燥的、不快乐的,他们从学习中得不到乐趣。或者,他们要在游戏中获得胜利,来发泄“低分,低名次”的郁闷和压力,希望这种“胜利”能让他们从“不如人”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有趣的是,学校、网吧和学生上演了现实版的“三角恋”。大财主(学校)“抢”得民女(学生),穷书生(网吧)说,哼,你得到她的人,却得不到她的心……到底谁是赢家?我看没有赢家。
对社会来说,这些人即使不能获得幸福,也不应该去伤害他人,因为这是道德规范所不允许的。也即是说,这些人过不上幸福生活,就只能过苍白的生活。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当事者不答应,毕竟生活是他的,当他无法忍受这无聊乏味的生活时,他当然会去寻找能给他一时快感的刺激(哪怕是罪恶),此时,他们哪里会在乎道德不道德、 违法不违法。前面说过,无聊、乏味、迷茫、苍白的生活是不值一过的,是无法忍受的。难道不是吗?一个尚不麻木、尚不迂腐的人会接受这样的生活吗?
当然,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去犯罪,犯罪对自己、对他人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严重损害甚至毁灭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相反,我想说的是,我们要追求幸福生活!为了更大的幸福,我们必须提高对幸福的感觉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为此,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学习。这才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的真正原因。
由此可见,为防止青少年犯罪,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增强学生对幸福的渴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教育所忽略的,我们的一般观念是:学习就是知识的输入。学的知识越多,考的分数越高,学习成绩就越好。我们的学习(或教育)是从“ā、ó、ě、ì”、“1+1=2 …”、“我们不要偷窃,不要随地吐痰,不要…要团结友善,要…”等开始的。我们都知道幸福、善良、助人为乐……但我们真正的体验却很少。我曾在《丑陋的素质教育》中指出:现代教育似乎过于重视理性而忽略了感性,这很可能会造成学生对幸福生活的麻木。如果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是感性的(内心对美好事物有着强烈的崇敬与热爱),而只是文字的、知识性的,那么那些道德规范教育根本起不到作用。我们似乎特别钟情于规范条例,好像如果学生能背诵规范条例,就会立刻变为好人。
追求幸福生活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主要是针对个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自私的、非集体主义的、不为社会、国家、民族着想的。
因为在一个不美好的社会里,个人是难以实现幸福的。如果我们周围都是苍白的表情、哭丧的面容,我们哪有心情去生活,更谈不上幸福。
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是创造性的,创造性的工作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不少人就喜欢干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什么是挑战性,我认为并不一定是冒险才有挑战性,例如创造就是一个挑战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个能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绝不是世界第一,全球霸权)。不同的人、不同的天赋、不同的性格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为个人幸福和一个共同的美好家园而奋斗。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为了幸福生活和孕育幸福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主要方式是: 1.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 创造灿烂文化。
在此,我想谈谈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
提及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普遍的印象是:基础设施建设;多出文化作品;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公民遵守纪律规范等等。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这根本就无法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
可是,在现实中所谓的文化建设似乎就是这些了。给人的感觉是,广大群众只是文化的接受者而不是创造者,好像群众只需接受这些由精英所认定的“优秀文化”即可,凭什么怀疑人民大众的创造力!事实上,中国民众并不缺乏创造力,普通民众既是文化的享有者,亦是文化的创新者。
可以说,把优秀文化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文化精英是个严重的失误。多年来, 除了各种辛辣甚至无聊的“批判”(例如《解毒于丹》、《批判余秋雨》等)和类似的“商业作品”,文化精英给了我们什么?给了多少?
如果一部作品没有融入百姓,融入生活,那么它就与文化无关。值得讽刺的是,近年来倒是出现了不少像“无厘头”、“超女”“恶搞”等现象,尽管这些被精英界看作不入流的文化,但它们的追随者总是不少,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现在的状况是:在当代商业社会里,人们金钱利益尤为突出,人际关系冷漠,精神生活贫乏,生活压力较大,这些所谓“低俗”的娱乐性文化恰好给予人们一定的欢愉,缓解郁闷紧张的心情。其实,像“无厘头”、“超女”“恶搞”等,它们存在自有它们存在的道理,它们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元素,我们需要它们。或真或假的明星绯闻、狗仔队的偷拍事件、各式各样的“做秀”……这些往往被指责为污染文化,低俗而无聊。但是,如果没有它们,当代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它们至少提供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话话题,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的聊天题材。实际上 ,没有人会否认:如果生活没有这些无聊的东西,生活会变得更加无聊。
虽然如此,搞笑归搞笑,娱乐归娱乐。笑与乐不能给以我们幸福,快乐与幸福是不同的,幸福才是我们生活的唯一追求。这意味着,我们要创造一个更高水准的新文化。我们知道,文化精英对“无厘头”、“超女”“恶搞”等的批判总是乐此不疲,而这恰恰反映了文化精英的困惑,他们辜负了“人民的重托”,没能创造出民众所期待的文化。不过,这不能怪他们,不是他们的无能,而是我们对文化的理解错了。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文化精英们在“搞文化”时总离不开古籍、理论文集。总的说,他们是在研究文化。例如:考证、破解一些历史之谜;探讨《论语》中某句话的真实含义等等。当然,作为学术研究,这无可非议。但是,大家必须区分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文化研究是一回事,而文化创新又是一回事。一个伟大的新文明只能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研究出来的。并不是研究论文越多,作品越多,就等于文化越繁荣,这只能说是学术繁荣(当然,学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繁荣靠的是创新,而创造者是整个社会(特别是普通大众),而不是部分人。
现在,为发展民族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有不少学者提出“光复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张。事实上,这并非是高明之举。用研究文化的思维来创造文化必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一位儒家学者,经过多年对儒学的研究,发现当中不少好的观点,于是呼吁人们应该如何如何,说服人们应该接受、学习和弘扬儒学文化,认为如果人人都懂得儒学,便会形成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有的学者则试图证明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是天然的吻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光复儒学……我们知道,他们先是选择儒学作为学术方向,然后研究儒学,显然,他们本身就喜欢儒学并且认同儒学,另外,他们作为儒学研究者,自然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够在文化建设中成为主流,问题就在于此,这表明,他们在构想中国文化时更多地站在儒学的“立场”上,而思想只能是“无立场”的(赵汀阳语)。这说明,中华民族新的灿烂文化不能从某个特定的文化中推出来,一个新的灿烂文化的方向不是由“已有文化”所决定的,决定它的是生活。我们只能根据生活的要求去创造出一个能为我们带来更大幸福生活的文化。
这里不是否定“设施建设”“文化作品”“文化活动”等的重要性。显然,建设相关设施,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享受文化的重要平台,不过,这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事。我们同样也需要各种优秀作品,包括文学的、美术的、影视的、娱乐的……它们是都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但这是艺术家的事。它们是个职业工作,官员学者和工人厨师一样,都各司其职,都在为社会做些什么,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以为这就是文化的全部,更不能认为仅此就能创造出新文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不仅仅是官员学者的事情,中华民族的新文明需要我们大众来共同创造,而且不仅是灿烂文化需要我们去创造,我们也需要一个灿烂的文化,它与我们息息相关。一个灿烂的文化,本质上就是一个生动、幸福的生活。一个文化如果脱离生活,它就是一个死文化,只是某些人的游戏。生动幸福的生活必然要求我们创造出一个辉煌灿烂的文化。
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于是,对普通大众来说,创造辉煌的新文化就是去创造一个幸福、和谐、精彩的新生活。创造灿烂文化和追求幸福生活是同一过程。其实就如此简单。反映到生活里边,文化建设与创新表现为:幽默风趣的交流,创造性地解决邻里矛盾,创造性解决生活问题,创造性工作,体现伟大德性,创造更多的具有生活情趣的生活形式和元素……总而言之,就是一切能带来共同幸福的活动行为。
我们熟知的茶文化、酒文化、筷子文化、傩戏文化、敦煌文化等等,它们都是生活的产物,都是人民大众的一种生活创造。这些文化是他们根据生活“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
一个灿烂的文化是人民大众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生动、丰富、感人的生活图景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元素。
我预言:全民渴望幸福并创造幸福,就必定能创造出一个辉煌于任何时代的新文明。
这里花了很大的篇幅谈论了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这似乎扯远了。其实,我只是想说,教育如果只是将文化作为“书面知识”灌输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知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就真的能创造新文化了(我们教育总对此抱有美好的愿望)?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幸福渴望感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才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之道。
另外,学生应当意识到,我们不仅仅要了解文化的基本知识,我们更要创造新文化。我们学文化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文化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必需。我们需要幸福生活,我们需要灿烂文化!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学习的目的从生活中得出,而生活的目的是价值性存在和幸福生活。因此,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价值性存在和幸福生活。下面,我们探讨如何以“价值性存在和幸福生活”为根本目的展开学习。
[IV]
虽然幸福生活如此重要,但人们却往往忽略了它,它似乎平凡得不值一顾。
学生似乎都习惯于设想自己的事业而从不构想过自己的生活。例如,大家往往会将未来理想设定为:当一名创业者、工程师、下一个比尔-盖茨……对于所谓的理想,大家也许不含糊,但对生活却迷惑了,生活不就是那样吗。实际上,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也只是:“好像的那个样子。”(似懂非懂)
若此,无论我们的理想能否成真,无论我们的事业能否成功,我们的生活都必定是不圆满的。因为事业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个美满的生活既包括成功的事业,还包括丰富的人际关系、生活元素、生活情趣等等。如果我们只是关心自己的事业与工作而遗忘生活的意义和质量,我们就必将落入庸俗的现代式的机械生活之中,即使事业成功了,我们的生活也未必成功。
在生活中,大人有时会问小孩:“你长大后要干什么?”但他们很少问:“你想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孩子们也习惯地回答,我要当一名警察……学生就是把“长大后干什么”作为理想走进学堂的。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理想就是“长大后要干什么”,伟大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事实上,我们确实没有关注过生活,我们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理想”或“事业”上。小时,为“理想”而一心应试;长大后,为“事业”而疲于奔命。我们想的是“如何能成功”,而不是“如何能幸福”。当然,不少人为此辩护:我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幸福生活。但是,在他们看来,生活就是工作,成功与名利就是幸福。这显然是不对的。
目前,我们的“成才”思路是有问题的。人们的成才思路一般是:设定一个“伟大”的目标或事业,然后查找:成功人士需要哪些素质、实现“理想”需要通过那些途径等等,之后按照这些“素质”来要求自己,并走向“通往理想”的那条“路”。我们发现,这些“素质”是名家说的或普遍认可的,“这条路”是大多数人通往该“理想”的相对有效的途径。为了我们的“理想”,我们也如此去“奋斗”(最典型的是寒窗苦读),于是,大家都是在按一种标准、一种规范、一种模式过着“一种生活”。在同一条“路”上,在同一个模式下,一部分人“成功”了,成为“人才精英”。其实,不管成功与否,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看不见”的“固定框框”里,成功与荣耀是如此的诱人,以至于我们觉得好像很满足,好像很快乐,好像很幸福了。实际上,我们何曾不是一个零件,社会这台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我们为“成才”而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更失去了幸福等生活的意义。
事实上,要获得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就只能为“生活”而生活,根据“生活”去生活,绝不能根据“社会规范、名利框框”去生活。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生活中理解生活,感悟生活,创造新生活。
一般地说,目前社会有两种典型的“生活”:一是“拼命地赚钱”,二是“混口饭吃”。两者都是从门缝里看生活,把生活看扁了。生活不是赚钱,权钱或许能带来快乐,却未必带来幸福,而幸福才是我们生活的唯一追求。构建幸福生活,既需要一定的财富基础,也需要和谐的人际,更需要创造幸福的能力。对于一位穷人来说,最不能放弃的就是生活。“穷”并不排斥幸福,穷人同样可以在他的生活条件、生活背景下创造幸福。当然,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最为重要的还是自身创造幸福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新的尝试:规划人生不再是“设定事业”而是“构想生活”,事业的设定是构想生活的一个环节。也即是,不再是:“长大后要干什么”,而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虽然我们都渴望幸福,但幸福并不轻而易得,这才有意思,如果幸福唾手可得,恐怕就没人想去追求它了。好比一部游戏,如果没有难度,它就不可能赢得更多的玩者。在某种意义上讲,幸福是种能力。提高幸福的能力,我们需要学习。当然,我们不通过学习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享有幸福,但是,这幸福很可能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我们的生活要更加幸福,幸福可谓多多益善。
另一方面,我们不可能平白无故就能幸福,不可能任何一件事情都能使得我们幸福,于是,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幸福。正如仅仅追求爱情是不够的,关键还是“送玫瑰”。真正的幸福往往需要我们亲身探索与创造。
或许我们有着这样的体验:那些悲剧性的文学作品似乎总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获得心弦的共鸣,但我们不能也像文学家一样,感叹世事悲凉,这无济于事。生活中有失意,有痛苦,有不幸,有失败,有误会,有诸多的不公平……这些都是事实存在。其实,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活才更有意思,我们要做的是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生活的意义。另外,我们对幸福的追求不能只停留在文学性的抒情上,文章写得多么动情也只能是获得多多少少的心理慰籍。文学归文学,生活只能是生活,幸福只能是创造出来的。
然而,问题是创造幸福并非易事,显然,我们需要提高创造幸福的能力。为此除了学习(包括学校的学习和社会上的学习)别无他途。
显然,幸福是自己的事情,对于不同的人,他们具体的幸福观是不同的。于是幸福只能由自己创造而不是靠别人施舍。那么,为构建自己的幸福生活,每个人对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他需要考虑,学什么知识能给我带来幸福。这就明显区别于应试的“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怎么样地学习”。此时,学生便是真正的学习主人!他的学习动力就不再是“谁比谁怎么样(所谓竞争)”,而是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渴望,他要思考的不再是“如何将他人打败”,而是“如何才更有可能创造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是我们人人向往的,学习是实现幸福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根据自己幸福生活的需要,我们选择学什么,不学什么,而且,我们必须要学好,因为学不好,我们就无法实现我们界定的幸福生活。我们自己要做自己的学习主人。
我们现在错误地认为,知道的知识越多,考的分数越高,成绩就越好。问题是,纵使博闻天下,如果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又有什么用?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有时并不是因为不会学以致用,而是某些知识本身就难以融入此人的生活。比如说,一位建筑工人就很难应用基因学知识。也即是说,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必须学的。当然,不学习不意味着不了解,了解和学习是两码事,多了解一下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遗憾的是,或为了应试需要,或为了更多的学分,或为了其他,我们在拼命地学习知识,却不清楚是否能应用于生活工作之中。我们大多时候都在盲目地学记知识。如果我们一味求多而不知如何应用,就如一位亿万富翁至死也不愿意点燃一根蜡烛一样可笑。爱因斯坦说得深刻:什么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是那些“大学之后,使劲地遗忘却怎么也遗忘不了的”知识。
一种知识的好坏与需不需要,取决于它能否满足学习个体幸福生活的需要。幸福生活的要求决定了学习个体去学什么样的知识。学习个体根据自己幸福生活的需求,有目的的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这样的知识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根据生活需求的改变而改变。
现在,我们提倡终生学习,这是一个正确的提法。遗憾的是,人们将终生学习的原因归结于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的更新和增长空前快速……我们的教材就是这样说的。实际上,这样的解释根本就不具有说服力。
即使知识增多了,如果它们不能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我们为何要学习?对于一个普通的清洁工,前沿物理学理论的长足发展与他何干?其实,我们之所以终生学习,并不是因为知识增多了,而是因为生活的需求变化了?
我们都有着这样的体验:一个笑话讲多了就不觉得可乐了。一道菜再美味,如果我们吃多了也会觉得腻。生活同样如此。在某一知识体系下,我们的生活在一段时间内会显得丰富、生动,但时间长了就未必如此。当当前的知识不能提供更多的生活情趣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更新知识体系,注入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形象地说,终生学习就是不断换口味。
另一方面,工作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它的要求也在时刻变化着,为满足工作的要求,我们需要新知识,新思维。更何况,社会在发展,工作的深度与难度都不断增大。为了工作更有创造性,我们就得拓展我们的“视野”,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我们知道,创造性工作是幸福的享受。
上面谈到学生本人根据自身幸福生活的需要,有目的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如何构建,构建哪些知识?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我们应认真掌握书本中的基础知识。诚然,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比较乏味的,但这是必须的,因为没有基础知识,我们就难以持续永久地通过学习来获得更大的幸福,来满足生活需求不断变化的要求。不是“考试”要求我们掌握基础知识,而是生活要求我们去学习它们。学习对象或许是乏味的,但过程未必就乏味,因为我们所学知识是与幸福生活紧密联系的,我们在为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奋斗。
2.专业知识。幸福生活要求人们实现自身价值,要求人们真正为生活、为社会做出点什么。为了出色地、创造性地“做点什么”,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前人经验知识的宝贵积累,是我们进一步突破创新的基础。
3.其它知识。幸福生活不会单调,它应当有着丰富的生活元素和生活情趣。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当中的基础性知识,我还要广泛涉猎其它各种“知识”:科学、艺术、人文、社会、经济、历史、传记、经典、流行、神话、寓言、笑话、漫画等等。涉猎不等于精通,它的关键作用是:“使人意识到”。
有一个海岛,这里的人时代居住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海到,当人们问及这里的特色时,他们说:“这儿冬天比较冷,夏天比较热,叶子到了秋天就会变黄。由于封闭,他们把通例当成了特色。同样,我们只有广泛获知各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元素,才能更好地选择、组合、应用,创造出“有特色”的幸福生活。
综上所述,知识的学习,是由自己的生活本身决定的。由于每个人的幸福观不同,他所选择的学习内容自然也有所不同。
很显然,“知识体系”的构建还不足于满足幸福生活的要求,“能力体系”的构建同样重要。其中,创造力、思想力和人格力量是三大基本能力。
1. 创造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幸福生活还是人的价值性存在都需要一个人拥有更强的创造力。其实,创新既包括思想创新、技术创新,也包括创造幸福。前者更多的是体现在工作上,后者主要针对生活。两者缺一不可。
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后者,提及创新,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重大的发明”,这是不对的。创新有着多种形式,多种层次,但它的目的却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一个幸福生动的生活和和谐、富裕、美好的家园。因此,创造就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而是每个人的事情,因为幸福生活要求创造性。我们既需要创新也能够创新,创新不只是“重大发明”,它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2. 我们总会为睿智的思想而动容,一个深邃的思想见地让我们有着如沐春风的感觉。而且,整个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思想的国民,一个人的发展同样需要思想力,事实表明,任何困难挫折都打不垮一个有思想力和创造力的人。发展思想力,是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
3. 彰显“德性”光辉,有助于人们获得更加崇高幸福的生活。美德意味着令人羡慕的能力发挥,意味着人性的卓越,意味着生活意义的最大化。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的提高是幸福生活的要求,不是教育要求学生加强道德修养,而是学生本人要求自己加强这方面的发展。
此外,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外交才能又是一组重要的能力。
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认可,这里不作展开讨论。
我们都有一种体验,当人际关系弄得忒僵的时候,是相当郁闷烦恼的。人际关系作为生活的基本要素,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外交才能”是我们构建幸福人生的必然要求。
如今,“发展能力”这一说法十分流行,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但所谓的能力大多是“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琴棋书画”等等。问题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力与思想力,他的组织能力能有多强?如果一个没有人格力量,他能有多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能有多强的领导能力?
为了“发展能力素质”,我们学绘画、学弹琴。如果没有创造力和思想力,即使画得再像,弹得再准确又有什么用?学艺术大致有两条出路:一是做一名艺术家,二是用来自娱。如果没有创造力和思想力,怎么可能成为艺术家?如果仅仅是画得像,弹得准,又有什么意思,把一件艺术品重复一遍能产生多大的乐趣?艺术的自娱性恰恰来自创意。
这里不是说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琴棋书画不重要,只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没有发展自身创造力、思想力和人格力量,而一味讲究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琴棋书画,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跨越式发展”?事实上,他们提高这些能力的手段也是十分单一的。一个人的影响力、竞争力以及能否创造更大的幸福,取决于他的创造力、思想力和人格力量,创造力、思想力和人格力量是基本的能力要求。
更为讽刺的是,不少孩子会背圆周率,能够背到小数点后很多位,有的孩子能将字典倒背如流,有的能够背长长的古诗,成为在客人面前表演的节目。
据说,有一位中年学者在一次座谈会上频频提到两个历史人物,一个叫做子先,一个叫做西泰。原来他指的是徐光启和利玛窦,结果现场没有一个人听懂他的发言,他为这种效果感到骄傲,还微笑着说:“对古人哪能直呼其名!” 这颇有希腊哲学家的“风范”:有个希腊哲学家的言论引起大家喝彩,于是哲学家不喜反忧,说:“天哪,我一定说了什么蠢话。”
现在的社会讲究“个性”,于是很多人都希望能练就一身特殊的本领,例如:超级记忆能力,超级计算能力……糟糕的是,他们大多是为了表演、炫耀、出名,这严重脱离了实际,甚至牺牲了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生活。
无论是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是能力体系的构建都是为幸福生活服务的。遗憾的是,尽管“发展能力”很流行,但大家关于能力的培养也许是盲目的,也即是“能力”的发展不是由自己的生活需要所决定,而是别人、社会说什么能力重要,我就培养什么能力。(和“别人、教育要我学什么,我就学什么”是一个道理)
例如:A 不喝酒,同学劝说他,学会喝酒是以后工作所必需的,可以有利于增进同经理、老板、客户的关系…… A 觉得有道理就接受了。B 不喜欢跳舞,也没打算要当舞蹈家,同学又劝他,到台上表演能提高胆量,培养能力…… B 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其实,“不喝酒”、“不跳舞”是他性格所使然,或许这不适合社会主流,但未必就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与意义,难道他不如此这般就不能创造幸福生活了吗?当今,人们普遍认为“性格外向”更好一些,于是有的人虽然很内向,但总是装着很外向。为什么非得逆着自己的性格去过一个“标准的”生活,而不顺着自己的性格去创造一个舒心的、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在此,我想谈谈我对大学课堂的看法。一般说来,大学课堂比高中课堂要枯燥的多,课堂容量也大得多……对此有一种解释是:这是大学,不是中小学。不过,大学和中小学虽有很大的区别,但课堂好坏的标准是不变的,如果一节课不能很好地、较清晰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懂,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可以为失败的课堂找理由,但不能寻找理由来证明课堂不是失败的。
又有另一种解释是:18岁了,长大了,能够自主学习或需要培养自学的能力了。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借口。17岁和18岁能有多大的区别?除了政治上有很大的差异外(选举权被选举权等),在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多大的区别呢?好像人一旦到了18岁就像“宠物小精灵”一样突然进化,好像吃了一颗神丹,功力大增。17岁到18岁是个过程,为什么17岁不讲自主学习?为什么18岁之前就不需要培养自学的能力?
[V]
至此,我们总体勾勒一下学习主义的基本轮廓:
观念上的三大转变:
1. “有怎样的体制,我们就怎样地学习”转变为“幸福生活要求我学习什么知识,发展什么能力”。
2. 关于理想,由“长大后干什么”转变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即不再是“设定事业”而是“构想生活”。
3. 学习的目的由原来的“从社会形势中”转变为“从生活需求中”得出。
二. 我们要明确,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价值性存在和幸福生活。
三. 幸福只能由自己创造而不是靠别人施舍。幸福生活的要求决定了学习个体去学什么样的知识。学生本人根据自身幸福生活的需要,有目的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 创造力、思想力和人格力量是三大基本能力。另外,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外交才能又是一组重要的能力。它们是我们发展的重点对象。
五. 在上述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
[VI]
其实,教育问题是相当复杂、棘手的。首先,尽管高考应试有着诸多弊端,但不能简单地将其废除,因为这牵扯到多方的利益,涉及到太多的问题。其次,“应试观念”似乎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正如我在上文所论述的那样,大家都“反应试”,都猛烈抨击教育体制,但事实上,大家的观念还是“应试”的观念(这一点往往被忽略,因为这是在反应试),其实,应试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课堂、课本、活动和考试等等。提起“应试”,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枯燥的考试、繁重的作业和苍白的青春,这还只是表面。应试的最大毒害正是“应试观念”,这种观念主要体现在:“老师要我学什么,我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我学什么”;“有什么样的制度,我就怎么样地学习”。
更何况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囚徒困境”,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教育/学习十分不好,但又不得不去应试,应试者在想:如果我去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才能,而别人在埋头应试,那么高考失利的将会是我,而目前社会更看重的是高分“人才”(当然,其中也有着真正的能人),那么我将失去深造甚至工作的机会,我将被人“冷落”。显然,我的最好策略还是应试,尽管这个过程是极其枯燥甚至没有意义的。然而,如此思考的不只是一个人,也不是部分人,而是大部分学子。于是,大家都选择了应试。“应试”,成为这一困境的“纳什均衡”。结果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十分糟糕。尽管在这一制度下培养的学生确实为社会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我们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我们失去了多少?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可以既有意义地学习,又获得幸福生活,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学习主义”试图让学子摆脱这一困境,让广大学子回归到学习的“本真”状态。但它与其他理念不同,它主要是针对学生,而不是教育体制。可以说,它试图“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探索一条新的学习模式,既能“较好”应试,又能“更好地”发挥才能,“更”接近“有意义”的学习。
正如上文所述,学习主义反对应试主义,但它不反对学习,相反,它对学生的要求也许更高,因为为了生活“更加”幸福,我们必须有效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展生活视野。由于“严格要求”,学习主义者在应试上未必就一败涂地。他们也许只是在“应试技巧”和“试题熟练程度”落后于应试主义者。当然,这毕竟是应试制度,他们在应试上未必能成为一流的人才。不过,这不是他所要的,他所要的是幸福生活与价值性存在。其实,如果学生能摆脱“应试所带来的诱惑(名利与机会)”,一心追求生活的幸福与价值,他是可以智慧地、灵活地、有选择地从应试教育中获取有利于他“学习”的东西的,毕竟当今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主义与应试主义和反应试主义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思考的着落点不是单纯的知识和能力,它不去探讨“是知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是重视能力的发展还是重视知识的学习”。因为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学习主义的重点落在“什么是我的幸福生活,幸福生活要求我学习什么知识,发展什么能力”。学习主义坚定认为:学习是必要的,是有用处的。现在所谓的“学习无用论”的支持者只是尚不懂得“学习”。
但是,这并不表明教育体制不用改革。学习主义者在应试上或许能应付过去,但他们始终处于不太有利,或者说不太爽的位置,他们可能要放弃“成绩好”的“美誉”了。(孩子是有自尊的)如果教育认同学习主义,那么她的改革的思路应当由“要求学生如何学习”改为“如何配合学生学习,并使得学生获得幸福生活”。
学习主义并不是翔实的学习实施方案,它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可供选择的学习模式。全文重点阐明学习的根本目的:幸福生活和价值性存在。这点很重要。家庭教育不必再向孩子灌输“谁比谁成绩好,谁比谁聪明,谁比谁有用……”的应试观念了。学校不也必再谆谆教导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知识,掌握真正的本领,培养创造精神,圆满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学习任务。(选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遗憾的是家庭教育一直误入歧途,错误地认为学习就是“知识的增加”,素质就是“琴棋书画”。正如我们所见:奥赛班、作文班、补习班和特长班好不热闹。家长认为:他们有着丰富的学习和社会经验,因而有足够的资格来安排子女的学习,并认为自己的安排是正确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惜的是,他们错了。家庭教育真正要做的是:通过生活实践,让子女对幸福有着强烈的渴望和敏感,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基础。
学校教育则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学生根据自己幸福生活的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学校配合着学生的学习,向他们提供意见建议和帮助。
我曾提出个中国教育改革的设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是教育改革的主体。他们通过自己学习模式的创新,带动其它的教育改革。(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个大胆的设想)。教育改革是棘手复杂的,但对于学生个人,他自身学习方法的改革却是容易的。(当然,教育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学生为幸福生后和价值性存在而积极展开学习主义实践,家庭、学校核社会积极配合学生学习,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这是我对学习/教育的良好设想。但设想也只是设想……
在目前的社会观念和应试制度下,应试主义比学习主义更加“实用”,而学习主义则略显“理想化”,但这并不是因为学习主义本身就是空洞的、抽象的、无法实施的。学习主义能否实施关键是学生本人是否愿意放弃部分“利益、荣誉和机会”,而一心去追求幸福生活,同时还要看学生本人是否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思想力。当然,教育和社会的态度也十分重要。
其实,我没有过于期待这一学习模式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实践,未必所有人都有勇气来打破这一“均衡”,也未必所有人都有能力来实践学习主义。但我相信,总有一部分学子能与之共鸣,并通过学习主义实践获得学习的意义和幸福人生。中国教育因这样的学生的存在而尚存希望,因这样的学生的增多而逐步改善。不可否认的是,学习主义比应试主义更为正确,更为美好。
无论如何,教育在发展,社会在发展,我们广大学子也在不断地成长……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教育的美好明天,同时也祝愿广大学子生活幸福。
中国教育,早安!
……………………………………………………
本文遵循 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此文写于2008年2月份,源于对大学教育的深深失望,我清楚地意识到,我不能再这样为了“未来更美好的日子”继续应试下去了。于是,借助寒假时间,我完成此文,以期整理、明晰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