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AKENING」剧场实验 · 创作邀请

9 4 月, 2016 § 「AWAKENING」剧场实验 · 创作邀请已关闭评论 § permalink


「AWAKENING」剧场实验计划 是一项致力于「城市对话」的在地创作实践。「AWAKENING」借助剧场创造思辨机会,刺激思绪,同理共情,推动彼此的真诚回应,以此建立平等关系与对话关系。「AWAKENING」相信在地继承的最好方式是保持生活初衷去创造经验,在剧场,愿我们可以收获彼此间的情谊,找到自我与当下,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关联。

「AWAKENING」剧场实验计划 第一个系列第一部作品探讨的是两性关系。由「东施效颦」这一典故出发,对东施、西施两位历史人物进行解构,由「美」与「自我」的辩证,影射「爱」与「自我」的关系,进而观照华人传统如何对待婚姻与家庭,如何看待「爱」,又如何看待「我」?爱的背后是「伦理」还是「情感」,谈的是「权」还是「性」?本期作品邀请大家重新面对「两性之爱」。

为更好地完成戏剧创作、制作及演出,我们诚邀具有以下才华与意愿的朋友加入主创团队:


[剧场构作]

1.1 文本创作:对文字敏感,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将参与剧本编写、场刊编辑、文案编写等,同时参与文本研讨,在文本与真实情感之间建立连接,并在文本层面与观众建立对话关系,传递戏剧精神。

1.2 戏剧支持:具备一定的戏剧知识与经验,熟悉舞台表演为佳,将参与文本研讨及具体剧目的排演,为排演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让文本与舞台呈现更好地对接。

1.3 心理学支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社会心理状态有一定的认知,具有心理咨询经验为佳。将参与文本研讨,让文本与表演更贴合公众心理与社会现实。

[项目运营]

2.1 文字记录: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及快速听写能力。负责剧场记录,包括创作期间及演出期间的相关记录。

2.2 社区沟通: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热心社区公益为佳。负责「AWAKENING」Project 与社区、公共空间之间的项目洽谈,积极推动实验戏剧走进社区与公共空间。

[剧场设计]

3.1 平面设计:熟练运用设计软件,有创意有创见为佳。负责剧场海报的设计、负责场刊的排版及设计。

3.2 灯光设计:熟悉舞台灯光运用,负责小剧场灯光设计及调试等。


演员另行招募,有表演兴趣的朋友亦可提前联系我们。

如果您有其他特别的才华可以帮助「AWAKENING」剧场实验计划 ,或您有其他更好的建议,欢迎告知我们。

联系方式:
Email:10@leungtong.com
微信:leungtong_com
微博:@LeungTong


诚挚欢迎大家的参与,期间,我们将完成以下七场工作坊:
1、What is「AWAKENING」—— 剧场的边界与想象
2、谁是东施,谁是西施 —— 历史隐喻的现代诠释
3、为什么恋爱,为什么结婚 —— 家 & 家族
4、男人的,女人的 —— 权 & 性
5、读本 —— 第二轮剧本创作
6、蒙眼读本 —— 找寻语言与意识的深层关系
7、合演 —— 舞台定案

工作坊准备了非常丰富的阅读材料及视频资料,将研讨一系列颇具思辨性的议题,我们期待大家的思考及创意,我们期许可以在系列工作坊中收获友谊、收获思考,一起玩,一起成长。

此外,在完成以上第一部作品后,「AWAKENING」剧场实验计划 将尝试在以下三个方向展开创作:一、以广州湾往事为载体,探索「过去与现在」、「记忆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对粤曲进行实验。二、一部舞作,探讨「声音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在剧场,建立同理心,与听障人士对话。三、若干首原创民谣,探讨「代际关系」,在两代人之间寻找对话空间。

我们期待能够遇见:粤曲创作人、编舞、民谣创作人。有兴趣的朋友请联系我们,诚挚邀请。大家亦可推荐人选给我们,非常感谢。

联系方式:
Email:10@leungtong.com
微信:leungtong_com
微博:@LeungTong


这是一个需要用「心」来完成的项目,我们一起努力。

 
 

……………………………………………………

本文遵循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如果我们可以拥有一种无限游戏 —— 读詹姆斯·卡斯《有限与无限游戏》

9 1 月, 2015 § 如果我们可以拥有一种无限游戏 —— 读詹姆斯·卡斯《有限与无限游戏》已关闭评论 § permalink


一本书犹如一个人,相遇总是缘分。与《有限与无限游戏》这本书相遇缘于一种莫名的直觉,它让我想起候世达《哥德尔、巴赫、埃舍尔》这本奇书。

如果大家对哲学敏感的话,不难发现,其实所有哲学问题都将归限于「自相关」(self-reference )和「无限」(infinite )。正是自相关难题和无限难题将哲学思考逼到思想边界。这让人抓狂,亦让人着迷。《哥德尔、巴赫、埃舍尔》讨论的是「自相关」,但候世达用了一个极为漂亮的概念——怪圈(Strange Loop);《有限与无限游戏》讨论的是「无限」,而詹姆斯•卡斯则借助游戏来思考无限,用「无限游戏」这一概念去思考社会及文化问题。卡斯的无限游戏和侯世达的怪圈一样,由一个简单的概念衍生出一个有力的分析框架,让人读着痛快,因为你会惊奇一种简单概念的穿透力。它们同时意味着一种方法论。

卡斯对「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这样定义:

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P003)

书中,卡斯分析了有限游戏的剧本性(theatrical)和无限游戏的传奇性(dramatic)。毫无疑问,我们憧憬传奇性的无限游戏,而遗憾的是,我们却活在有限游戏之中。我们的思维局限于有限游戏。

比方说,如果我们想让生命永续,我们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西方宗教或告诉你,请让灵魂不朽。而中国传统则劝导你立功、立德、立言。这些的确让你流芳百世,但卡斯会说,这只是有限游戏。有限游戏总需要一个结局,有限游戏的参与者总渴望一个头衔,而有限游戏的悖论在于,结局和头衔总是指向过去的。我们以结束游戏的方式赢得游戏,而一旦游戏结束,我们一无所是。

进一步,我们可以反思当下教育。按卡斯的观点,我们的教育无疑归属于有限游戏一类。可以仔细留意周围的人对学习的态度,我们学习是为了以后不学习。当你听到父辈说“都工作了还读什么书,该学学人情世故”,你就意识到,教育利益化已不仅仅是制度问题,更是文化问题。当教育只是有限游戏,那教育就只能成为附属于利益的工具,游戏者只能一遍遍地应试。最后,没有教育,剩下的只是「头衔」(各种文凭,各种证书)。

然而,如果我们的教育是一种「无限游戏」呢?

此外,我们还可以反思传统婚恋。按卡斯的理论,我们的婚恋同样是一种有限游戏。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婚姻是爱情之坟墓。费孝通对中国传统婚姻的洞见是深刻的:我们的家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角。在某种意义上,人人所憧憬的爱情,虽百般美好,但也只能是一场有限游戏,因为,我们更需要孩子。

然而,如果我们的爱情是一种「无限游戏」呢?

我们生活于有限游戏。书中,卡斯提出这样一个令人发醒的问题:我们过着一种人生,而表演着另一种或几种人生,并试图让自己一时的遗忘成真,且一直遗忘下去,这个事实我们何时才会去面对呢?(p17)

我想起音乐人程璧在其新专辑《诗遇上歌》的一段话:你看到的我,是在走过很多风景后,发现最美的是平常。懂得人生终将告别后,用一期一会去遇见。所以你觉得明亮温暖,那是我的方式,来对待这个世界。

或许,此时、此地、此我的真实便是无限。

《有限与无限游戏》篇幅不长,但读起来并不容易。我愿意借用作者的概念,这是一本需要读者不断寻找「视域」并知道如何「继续」的大家小书。


[摘录]

以下是这本书里面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些洞见。


当一个人被他人以头衔相称,人们的注意力便放在了已经结束的过去,关注的是一个已经终结的游戏,并且,这个游戏不会重演。头衔实际上将参与者带离了游戏。(P34)

当耶稣成为一种头衔而不再是名字时,他就成为了一个抽象的剧本化角色,一个我们无法与之共享未来的人。(P34)

如果一个人因名字为人所知,他人的关注点则落在开放的未来。我们无法知道该期盼什么。我们以姓名称呼彼此时,忽略了所有的剧本,并开放了所有能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深深互惠的可能性。我现在无法预测你的未来,它令我的未来也变得不可预测。我们的未来交织在一起,你的未来和我的未来成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让彼此为惊奇做好准备。(P34)

对有限游戏的参与者来说,自由是时间的一个变量,我们必须持有时间才能拥有自由。对无限游戏的参与者来说,时间是自由的一个变量,我们自由地拥有时间。有限游戏的参与者将游戏投入时间,无限游戏的参与者将时间投入游戏。(P121)

社会由其边界来定义,而文化则由其视界(horizon)来定义。(P72)

社会一向将思想与其思想者隔离,将制成品与创造者隔离。社会将思想抽取出来,并赋予某些思想以权威,就好像思想是与其思想者,甚至那些最早提出它们的人无关的独立存在。实际上社会倾向于树立自己的思想,任何思想者都不能挑战或修改这些思想。(P76)

人们永远都不能达到视界之处,它的所在永远相对于视域。向视界的前进,只会产生新的视界。由于视界随我们的视域而动,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安处于相对于视域的某个地方。生活在视界中的人从来不是安处于某处,而是永远在路上。(P73)

给传统带来新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对一度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感,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进行再审视,这样做才是有意义的。(P56)

文化偏离不是将我们带回过往,而是将开始于过去并尚未结束的东西继续下去。而另一方面,社会习俗要求在未来完全地重复过去。社会对于不朽这件事情念念不忘。(P56)

进入一种文化,并不是做其他人做过的,而是与他人一起去做。(P74)

除非在旁观者中产生创造力,否则,艺术不成为艺术。拥有艺术对象者并不等于拥有艺术。(P70)

他们(莫扎特,伦勃朗)的工作是如此原创,以至于其他人无从复制,但是却呼唤着其他人原创式的回应。(P57)

如果观察者在作品中看到了创造本身,他们就马上停止作为观察者。他们在作品的时间中找到了自己,意识到作品仍然未完成,意识到他们对于诗歌的阅读本身即是一种诗歌。于是,在艺术家天才的感染下,他们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天才,成为开启者,开启在他们前面的各种可能性。(P122)

教育揭示出过去的越来越丰富的东西,因为它发现了过去未完成的事物,训练将过去视为已结束的时间,将未来视为将结束的时间;教育引导人走向不断的自我发现,训练引导人走向最终的自我定义。(P23)

训练在未来重复已完成的过去,教育将未完成的过去延续到未来。(P24)

触动(touch),并不是指两个人的距离减少至零。只有我从自己的心中,同时而原创地回应时,我才真正被触动。但是你必须是从你自己的心中,出自你自己的天赋,否则你并未能触动我。触动永远是双向的。除非我以触动你为回应,否则你无法触动我。(P95)

无限的言说不希望聆听者单向接受言说者的已知事物,而是希望与聆听者分享一个视域——若没有聆听者的反馈,不可能有这一视域。(P139)

无限游戏参与者的策略是视界式的。他们并不以强权和暴力与假想敌对抗,而是用创造和视域与他们相遇。(P79)

 

……………………………………………………

本文遵循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这篇文章是为广州湾书墟第十六期「壹书壹会」而作。

 



乡土,似曾相识却未曾相识 —— 重读《乡土中国》

8 8 月, 2014 § 乡土,似曾相识却未曾相识 —— 重读《乡土中国》已关闭评论 § permalink

 
 
 
家乡有她的一种魅力,这种魅力被人们概括为「乡土」,乡土是一个漂亮的词。然而,家乡让人思念,却再也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乡土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以读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是费老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于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学期间所写的讲稿,并连载于当时的《世纪评论》。按费老先生自述,书中诸多概念,甚至「乡村社会」这一议题本身其实都是费老一边讲学一边探索出来的,在当时学界还属空白领域。多年后,重读此书,费老先生为他年轻时代的那股闯劲所触动,而我们则庆幸能一睹老一辈学人的卓识与风姿。书中,费老多处强调里面很多概念是不成熟的,即便如此,当中诸多令人赞叹的洞见及深入浅出的社会学分析对当下仍有积极意义。无可否认的是,乡土社会已渐渐远去,但乡土观念却依然主导着我们的生活。
 
回到文本。费老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源于先人所坚守的一种「无需流动」的生产方式(农业谋生)和生活方式(聚村而居)。因之,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每个人都是别人看着长大的,这造就了一种天然的默契。基于这种默契,乡土社会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社会形态,它的「土」、「愚」、「私」、「法」、「礼俗」等等都有着鲜明的内在逻辑。对此,费老在书中做了非常有趣的分析,本文不作赘述。我愿意列举几段印象深刻的文字,与大家一起思考。
 
1、
 
书中,费老先生提出「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说的是: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西方)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越远,也愈推愈薄。(P34 ①)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能伸能缩的能力,这造成了群己、人我的界限划分非常模糊,因而公和私是相对的。由此,费老引出一个很有趣,却值得深思的推论:
 
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 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P38)
 
细究一番,中国人可不正是这样。很团结?似乎不是。很自私?好像没有。我们只能用很中国的方式来作答:这个很难讲/看你怎么讲/随便你怎么讲。然而,如今我们已不能这般马虎地回应这一问题了。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古以来的道德教育,为何它慷慨激词,却收效甚微。它太虚伪了。茅于轼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分析了道德的悖论,儒家的君子道德想象其实是不成立的。而费孝通借「差序格局」对「私」的分析,让我们更清晰地意识到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的无力与虚伪。可是,我们终究是需要社会道德的。在差序格局里,社会道德如何重建?差序格局中的人是否注定就是「私」的?如果是,这近乎人之常情的差序格局,改良还是解构?费老先生没有给出答案,但我们需要解答。
 
2、
 
在第6章,费老先生谈到了「家族」,指出乡土社会中的家在结构原则上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P57)这与西方家庭非常不一样。具体是: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情感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P57)
 
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角 …… (乡土社会里)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什么话可说的」。(P57)
 
考察现代中国家庭,不难发现,其主轴仍是父子与婆媳。《新周刊》如此评述现代爱情:「我们从未有过这么好的物质基础,这么自由的两性关系,但我们创造并迎来的,却是史无前例的,岌岌可危的爱情时代。」② 原因在于,浪漫的人们在选择婚姻之后,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陷入这种传统的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的,纵向的差序格局之中,夫妻变成了配角。如今,多少夫妇还是把子女当做他们一生最大的依靠。而遗憾的是,这却是最失败的赌注,因为他们开始彼此疏远,继而失去了「爱」。我尤其想指出的是,「爱」的缺失将导致「家」的缺失,而没有「家」的老夫老妻其实也是剩男剩女。所以,我说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实际上是不饱满的,它不能文化地存在,而这意味着「家」尚未完成,一个未完成的「家」并不具备幸福的条件。
 
这里,我愿意分享我对「家」和「爱」的期许:一如艺术凭藉人的创造力将我们的情感塑造成现实,我们通过对「家」的创作将「爱」塑造成可感的现实。而这需要我们将「夫妻」调整为差序格局中的主轴,并还子女以自由。
 
3、
 
费老先生在书中对「礼治秩序」和「教化权力」有多处论述,以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人们)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路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P71~72)
 
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才发生的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三人行,必有可以教给我怎样去应付问题的人。而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悌。逢着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P97)
 
如今,这种教化权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而不同的是,旧经验已经无法因应新生活了。然而,父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已然大不相同,或许他们也不愿意放弃这种教化权力。中国父母对子女有着太强的占有欲,总想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子女。也许他们意识到观念的差异将造成难以逾越的代沟,这将肢解他们固执的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的家庭观念。在普遍把代沟问题归咎于年轻人的今天,我必须善意提醒,与向传统看齐的乡土社会不同的是,现代社会以「未来」为标准,如果父母不「学习」,恐难以与子女共享未来。
 
此外,这种对传统教化的顺服使得我们没有成长的机会。林奕华认为中国的文化和传统是一直在打压成长的,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只需成熟。③ 因为我们在出生之前,前人已为我们备下答案和标准。于是我们只需知道答案,而无需问问题,无需去尝试。我们不能试错,因为我们不能犯错。在传统观念里,所谓成熟是指,当你的想法和行为和大人想的一模一样的时候,你就成熟了。可是,这种成熟是荒诞的。当我们盲从传统,只求答案,而对事物失去陌生感,失去求索的热情,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反思」的能力。当我们失去成长的机会,不能亲身体验一个「过程」,我们就失去了「感受」的能力。然而,当一个人既不能「感受」又不能「反思」的时候,你还能指望他拥有什么的人生?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无法分享更多的想法。我特意挑选这几段是因为它们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必须予以回应的社会/生活难题。此外,这几段所讨论的都是「乡土」观念的消极影响。关于「乡土」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仅仅限于一种美好印象,似曾相识却未曾相识,我们没有意识到它更现实的一面。在拥抱城市却发现得不到城市的温暖的时候,人们往往对乡土投以新的期待,而得到的却可能是更残酷的打击。我想说,这种对未来的城/乡二元想象其实是方法论上的错误。
 
诚如费老先生所言,「在我们社会的极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P9)时下的道德困境、城乡困局等莫不与此相关。在谈及城市与乡土,现代与传统的时候,人们常常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简单概之。事实上,当我们真正深入考究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为「乡土」的悖论性感到困苦。有个值得思考的例子,一方面差序格局中的人际关系是「私人定制」的,具体的,雷吉斯•德布雷更是将这种友谊视为奇异的经验,在个别之中取得普遍,无虚伪也无空话。④ 然而,传统的诸多规训却让这种友谊变得愚钝、虚伪。赵汀阳提醒人们,现代概念每天都在规训着我们,体制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感受方式。⑤ 而我想说,传统礼俗同样如此。乡土社会已渐渐远去,乡土观念依然主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仍须面对「乡土」这一悖论性存在,我们须对它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我想,我们应该感谢费老先生的工作。

 
 
 
 
 
注:
 
① 文中所有的页码标注都是北京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相应的页码。
 
② 《新周刊》2006年第3期:保卫爱情。
 
③ 林奕华:艺术终究是个人成长。文汇报,2014年5月2日 副刊 A26
 
④ 雷吉斯•德布雷、赵汀阳:两面之词,2014,p097
 
⑤ 雷吉斯•德布雷、赵汀阳:两面之词,2014,p036

 
 
 
 

……………………………………………………
 
本文遵循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这篇文章是应广州湾青年会馆之邀为第一期「壹书壹会」而作。

 
 
 
 
 
 



文化空间与开放教育

24 7 月, 2014 § 文化空间与开放教育已关闭评论 § permalink

 
一、
 
近年,教育理念悄然发生变化,随着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以及移动APP的普及,当今教育无论是理念层面还是工具层面都发生着积极改变。互联网及其带来的“开放教育”第一次如此深刻地冲击人们的传统观念,传统教育已不再满足人们对自身成长的需求,Coursera、edX,TED、MOOC及各类公开课资源提供了无限选择的可能和个性化学习的新契机。然而,各类开放资源的相继建立仅仅是一个开始, 人们只是拥有更多的获取知识的“工具”,但“获取什么样的知识”这一关键问题并没有得到回答,如今,网络资源是如此的丰富,以致我们不得不面对技术带来的新问题:如何在良莠并存的资源中获取我们自己所需的知识,抑或,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近教育理念的创新的确提供了诸多关于教育实践的思路,然而,诸多宏大叙述尽管描述了未来教育的诱人前景,但仍未触及教育核心:什么样的知识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知识能塑造自我,什么样的知识能增益幸福 … 这是开放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二、
 
新问题需要新的方法论以提供清晰的价值观和实践方向。
 
开放教育最诱人的地方在于学习的自主性。按说,自主学习意味着我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这本不该成为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何以知道所学知识能够塑造自我、增益幸福?我们何以自证自己的所学是有价值的?哲学的“自相关”(self-reference)分析否定了这一可能。我们不能自我证明,不能自己为自己设定标准,可是,标准问题永远存在,我们终究需要设定一个“标准”以检验学习质量。诚然,我们可以说,我牢记了所学的开放课程,这就是标准,不过,“标准”的验证应当体现在“对知识的运用”,而不是“对知识的记忆”,若此,我们又该如何考察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应试教育有着明确的考核标准和过程,而开放教育的考核标准在哪里?另一方面,在真实生活中,我们终究不可能总是在“自言自语”,人与人之间总是需要交流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认同和话语背景的社区空间,以及塑造一个能够融入新社区的“自我”。不难发现,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真实的生活问题。生活的具体境遇让我们不得不选择某些知识,生活的残酷考验着我们对知识的应用,生活迫使我们通过学习塑造自我以更好地和他者交流 …… 可见,开放教育的实践方向是:回归生活现场。然而,如何让教育回归生活现场?
 
 
三、
 
生活现场是一个真实的空间,这一空间向所有人开放,而且所有参与者都是真实的具体的个人。可是,一般的生活空间并不具备教育功能,因为它非常松散、缺乏组织性和明确的议题。近年,青年空间、文化空间、创新空间等的兴起给开放教育带来很多启示。这些空间往往有着明确主题,聚集着一批有着共同趣味和价值取向的人群。参与其中的人可以为共同的生活议题做深入的建设性的探讨,并在探索的过程中自由思考、相互启发,从而获得自我教育的机会。

新近读了一本《有限与无限游戏》的小书,里面有几段论述让我很受启发:

触动(touch),并不是指两个人的距离减少至零。只有我们从自己的心中,同时原创地回应时,我才真正被触动。但是你必须是从你自己的心中,出自你自己的天赋,否则你并未能触动我。触动永远是双向的。除非我以触动你为回应,否则你无法触动我。(p095)
 
无限的言说不希望聆听者单向接受言说者的已知物,而是希望与聆听者分享一个视域。(p139)
 
倘若一个空间能让大家彼此触动,彼此分享视域,那它就具有了教育功能。文化空间和开放教育也就找到了结合点。读过一篇文章,里面讲到“教育”才是文化的内核。我赞同这一观点。我期许能创造一个专注于本土文化(传统)和公民社会(未来)的城市空间,让大家在这一“空间”之中寻找自我教育和生活创新的灵感。

 
 

……………………………………………………
 
本文遵循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这篇文章是对MaD第五方向研习主题(教育怎样培养个人)的一个初步思考。尚需改进。

 
 
 
 




  • Tong LEUNG
    post 80s
    Zhanjiang
    major “aha”

  • 工程师,创意研究,博客写作

    兴趣: 哲学、当代艺术、复杂科学、剧场实验、社会创新。

  •   我的脸书

  • 文章分类 | Categories

  •       荣念曾漫画 – 格物致知

     

     

  •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由梁栋﹝LeungTong﹞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