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生的命运总是悲剧的 —— 观《武生开打》

1 7 月, 2024 § 为什么武生的命运总是悲剧的 —— 观《武生开打》已关闭评论 § permalink


文/梁栋﹝LeungTong﹞


终于,武生开打!我们看到两段末世的故事。一则南宋纪事,讲述宋军统帅岳飞的年轻大将高宠因自傲而战死沙场的悲剧;一则南明纪事,讲述明末将军史可法死守扬州,最终兵败选择沉江自尽。这两段故事分别被演绎于武生折子戏《挑滑车》和《沉江》。在荣念曾实验戏曲《武生开打》中,这两部折子戏分置上下两部分,构成某种对话关系。不难发现,无论是结构、文本,还是影像,两部分都是对称的,具有互文的意趣。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在高宠篇,演员在左(观众视角),审视右边的椅子(自我);在史可法篇,演员在右,审视左边的椅子(自我)。再如,高宠篇以「无」收场;史可法篇以「空」结束。如是等等,我感受到极简舞台的结构美感。

另一种美感来自传统戏曲的「一桌两椅」美学。椅子是传统戏曲的基本装置,在这里,椅子被赋予多重意象。演员不断摆弄椅子的位置,我似乎看到一面镜子、一具雕像、一座坟墓…… 看到站在山头的高宠、站在江边的史可法……「一桌两椅」所创设的舞台空间充满隐喻和想象,于我而言,这是传统戏曲最大的魅力。此外,白纸是另一个重要意象。演员手举白纸,似乎在阅读什么;舞台上空,一张张白纸徐徐飘下,最后消失在视野中,这似乎在暗示着武生的悲剧命运。关于「白纸」的演绎,在荣念曾老师《佛洛依德寻找中国情与事》 、《天宫》等剧作中均有出现。记得荣老师曾说过,他总是用一个作品回应另一个作品(大意)。比对分析荣老师不同作品里的文本、意象,寻找作品间的对话,想必十分有趣。

此外,舞台影像也非常有趣。在高宠篇,我们看到的是随风飘摆的山头丛林;在史可法篇,我们看到的是波涛汹涌的江水。影像虽克制,却巧妙地带出舞台所指涉的历史场景。山头丛林,我们联想到高宠愤怒地站在山头,看着自己在山下的战场里疯狂游走,满身血迹;涛涛江水,我们联想到史可法忧伤地站在江边,彷佛看见自己的一生在江水上流过,满身血迹。

此外,影像还有一处巧妙的设置,起初,幕墙中央有一块矩形方框,方框里面播放着以下影像:山头丛林(高宠篇)/涛涛江水(史可法篇);后来,影像扩展至整个幕墙。若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里完成了一次巧妙的切换:由实验舞台切到真实的历史/社会场景。在我看来,矩形方框象征着剧场舞台,里面的「丛林江水」是对社会历史的映射。我们看到方框里有虚拟演员的戏曲程式表演,我们看到一段段文本(意识流):「我坐在这里或站在那边,我的存在会不一样吗?…… 我面对群众或背对群众,我的视野会不一样吗?…… 」这是舞台的演绎和反思。然而,当影像扩展至整个幕墙,一切似乎变得不太一样,这时,丛林摇摆得更加厉害,江水也更加汹涌,我们彷佛亲临历史现场。

至此,我们终于可以 —— 「打开」武生!为什么武生的命运总是悲剧的?为什么武夫似乎只能胜利凯旋,抑或是战败不留命?看着影像里的「狂风巨浪」,我忽然意识到武生正是为此刻而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的宿命。英雄气短,形势如山,当大势已去,唯可叹「人间草木竟飘零」。舞台上,演员在嘶吼,在发泄种种愤怒、焦虑、忧伤…… 这是一种与时代命运抗争的无力感。我忽然意识到艺术家的命运与武生颇为相似。这里讲述着武生的故事,而我看到的是艺术家的「悲剧」命运。

荣老师常常藉由「椅子」创设一种意向性的目光,在剧场,演员思考「角」的演绎、辩证舞台与历史的关系,反思当下社会与实践中的自己,寻找剧场的文化、舞台的边界、前瞻的艺术,以及自己的命运。在剧场,艺术家如是,观众亦如是。在荣老师的实验剧场,我们需要以一种多维的嵌套的视角游离于舞台前后、剧场内外,审视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意象,最终发现自己。这是看戏的乐趣。法国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提出「互观人类学」(reciprocal anthropology),意欲建立可逆的人类学观察:文化双方都在观察对方,也都被观察;在提问,也在被提问。荣老师的剧场实验为艺术家、演员、观众提供了一种「互观」的契机。如荣老师所言:「我常常觉得聚合艺术家们在一起,除了满足既有社会艺术运营模式之外,更重要是透过跨领域跨地域及跨文化,争取更多空间及时间去建立创作互动持衡辩证的平台。」是次《武生开打》聚合了两岸三地以及日本新加坡的演员和艺术家,我很好奇在这样的「跨文化」实践里,互观、学习、成长是一种怎样的经验,我想这个过程一定令人获益匪浅。

武生是一种情怀,同时也是一种媒介。藉由「武生」,剧场有了跨文化的交流,寻找着不同文化的「聚点」。如荣老师所言,(艺术家)是神是鬼已不再重要。

 

……………………………………………………
本文遵循 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当尼采遇见「一桌两椅」 —— 观《悲剧的诞生》预演

1 7 月, 2024 § 当尼采遇见「一桌两椅」 —— 观《悲剧的诞生》预演已关闭评论 § permalink


文/梁栋﹝LeungTong﹞


开场,以字幕的方式切入很是巧妙,屏幕上无数个汉字 —— 「谁」,开门见山,把我们锚定在「我是谁」这一哲学命题,以及延伸开的诸多概念:身份、自我、主体、位置、方向、追寻 …… 随后,字幕「我是尼采」,提示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尼采的故事、尼采的哲学。跟着,字幕「谁是主人,谁是奴隶」,带出尼采的第一部哲学着作 —— 《悲剧的诞生》。我们联想到尼采哲学里的 主人思维与奴隶思维、支配与服从、理性与意志、酒神与日神、酒神与悲剧精神,如是等等。

舞台设计太有趣了。除了一面白纱幕布、一桌两椅、以及一个铝制正方体(观看过《天宫》的观众想必熟悉),别无他物。我喜欢「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除了投影字幕,白纱幕布还巧妙地创设了两个空间。幕布前,是日神(阿波罗)所代表的「现象」世界;幕布后,是酒神(狄奥尼索斯)所代表的「本质」(意志)世界。当舞台灯光在幕前幕后切换时,我们彷佛在两种世界、两种精神、两种冲动之间徘徊,以此辩证人生、辩证生命。

有个细节很有趣。在幕布后(酒神世界),演员肆意耍弄「正方体」;在幕布前(日神世界),「正方体」一如牢笼般锁住演员。此外,幕布前,昆曲演员一袭黑色便衣;幕布后,昆曲演员身着白色戏服。一前一后,一黑一白,一人生一场戏… 幕布后的演员同时用白布蒙遮着脸,不知是否有着特别的指向,据说古希腊悲剧的演员也是戴着「面具」表演。

尼采的悲剧源自酒神与日神,代表着一系列具有辩证性的二元概念;而「一桌两椅」象征着一种对话关系。把尼采的悲剧置于「一桌两椅」的极简舞台以呈现,似乎是天然之合。「椅子」象征着位置,演员在两个「世界」里寻找位置与方向。有个细节很有趣:剧初,幕布前,两位演员拿着椅子寻找位置或方向,而桌子在幕布之后。后来,桌子被搬到幕布前,而另一只椅子却不见了。 若果「一桌两椅」这一基本的对话结构被打破(缺一桌子或缺一椅子),交流是否还能继续?我们能否继续与他人对话,我们能否继续与自己和解…… 或者,这正是悲剧的内核?

剧末,白纱幕布徐徐升起,我们看到幕布之后是一个比幕前舞台大得多的「空」的空间,三面都是混泥土墙壁。拉开幕布,象征着我们开始勇敢地回应酒神这一面向,开始回应内心的情绪冲动。粗犷的混泥土墙壁带来一种莫名的纵深感,此刻,我们所面向的「内心世界」一如无底深渊。
同时,噪音代替了瓦格纳音乐,我们听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嘈杂。演员在奔走,在追寻。他们会如其所愿吗?似乎不能。幕布缓缓落下,一切重归平静。场刊写到,追寻原属于另类逃避。这句话说的真好。这就是人生/生命,是一个悖论,也因此,悲剧诞生。

舞台边缘站着一位演员(编按:松岛诚饰),自始至终一动不动。似乎是一个「坐标」,以「静」标记舞台的「动」;似乎是上帝,静静看着可怜的人类;似乎是一位老师,默默看着自己学生的表演…… 昆曲演员似乎有两个舞台小失误,但瑕不掩瑜。另外,不知昆剧演员的这段表演是否有着某种特别的含义?比如,这段戏和尼采的悲剧有某种映射关系。若有,那就更棒了。

 

……………………………………………………
本文发表于「进念·二十面体」公众号,更多信息请参见公众号原文:谁是主人 谁是奴隶|看《悲剧的诞生》预演有感
本文遵循 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在记忆中考古 —— 读《阿尔轩主义》

22 4 月, 2022 § 在记忆中考古 —— 读《阿尔轩主义》已关闭评论 § permalink

 

文/梁栋﹝LeungTong﹞
 

丹尼尔·阿尔轩(Daniel Arsham)是一位有着「未来考古学家」之称的当代艺术家,我尤其喜欢他所创造的「虚构考古」这一概念。尤记得,2019年秋,我在上海「昊美术馆」偶遇丹尼尔·阿尔轩在中国的首次个展,那是一次特别的观赏体验。阿尔轩这般介绍自己:我的作品从没有预设的特定意义,它更像是一封请你参与时间旅行或去往另类空间居住的邀请函(P3①)。在他看来,艺术作品从来都不是关于某件具体的事情,它总是邀请人们去思考一些事情(P17)。我接到「邀请函」,来到丹尼尔·阿尔轩的「虚构考古」现场,彳亍,凝思,不亦乐乎。

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考古现场。在作品「挖掘现场212」,目之所及的是「末来遗物」吗?吉他、电话、收音机、录音带、篮球… 熟悉却陌生,阿尔轩将这些二十世纪及千禧年的标志性物品进行石化处理,陈列在一个个考古坑洞中,以此指涉时下今日「去物质化」的生活转变。现在、过去、未来,在此交叠,模糊了空间,也模糊了时间。在前言部分,策展人付了了这般写道:阿尔轩的作品并不以晦涩难懂的形式出现,相反,艺术家试图使用人们所熟悉的物件甚至卡通人物形象,将其对于时间与物质性、毁灭与创造、数码及其载体、建筑与人体这几组关系的思考以一种平易近人方式呈现,并通过表演性、参与性元素的介入使观众得以参与到展览希望讨论的议题之中。对了,我喜欢是次个展的主题 —— 现在在现(Perpetual Present),没有比这更精彩的注脚了。

与以往观展经验不同的是,我不像在观看一件件作品,而更像在经验一个「特定场域」。在这里,我对作品细节不感兴趣,对空间给予的「感觉」更感兴趣,藉由感觉,意会这「虚构考古」的深邃概念,思考这作为未来遗物的当下。阿尔轩曾言:你还是孩子的时候,对于空间的理解是不同的。你更少去想空间是怎么建造出来的,而会更多地去想它给你的感觉和它的意义(P55)。这很有趣。如何藉由艺术物件来表达这般「感觉」?亦或,如何定义某个特定的时刻呢?阿尔轩发现,这种定义总是由一些有形的元素或生活体验形成,(而)不是以一年中的月份或时钟上的时间来定义(P193)。正如,沙漏 …… 定义了时间,它赋予时间以一种触觉(P195)。

在「现在在现」—— 阿尔轩个展现场,无论是《邦尼免》、《动物森林》,还是《开凿之墙》,阿尔轩都非常聪明地选择了我们所熟悉的卡通形象或日常物件,这些寻常之物无疑更强烈地刺激我们的记忆,同时,阿尔轩对它们做了类似「风化」、「侵蚀」的巧妙处理,也让我们具象般地感受到时间的痕迹。阿尔轩曾言:当我想要回忆起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当时的)新款球鞋是什么样的,或者在那个具体的时刻我和朋友们在做什么活动。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或者我们当时所拥有的东西,创造了这种对时间记忆最基本的触觉维度(P191)。基于这样的洞察,阿尔轩注意到,人们在书写有关虛构物品的文章时,通常会围绕着虛构物品开始想象某个场景。这样,他便可以控制和引导这种叙事 —— 甚至用这些物品来创造出自己的未来故事(P75)。时间概念总让我着迷。阿尔轩对时间的思考,及其处理之技巧,深深启发了我。

丹尼尔·阿尔轩曾在纽约库珀联盟学院学习建筑与艺术。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或多或少有着建筑的影子,他的作品有着一种「由建筑的肌理形成的感觉」(P45),常常拓展着建筑法则的边界(P45)。自然地,「材料」是他的一种思维方式。阿尔轩相信,在某种程度上,材料能告诉你的概念和物体的外观所能表达的同样多(P119)。阿尔轩擅长将建筑法则想象成材料(P45),也常常将「时间」当作材料。在他看来,时间和其他材料一样,都是可塑的(P203),虽然时间没有形状(P181)。

在一次前往复活节岛的旅途中,阿尔轩遇到一支科考队伍,从此对考古和远古史产生浓厚兴趣。阿尔轩意识到:考古学本质上是虚构的,没有确切的方法来讲述这些故事,因为我们当时并不存在。(P181)阿尔轩还认为:考古一直是一种方法,通过它,我们能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去过哪里、取得了什么成就、经历过什么失败。考古为这个社会标志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通常情况下,那些可供我们了解不同文明的东西,都是艺术品,尤其是对于较为古老的文明。(P181)为此,阿尔轩提出了「未来遗迹」和「虚构考古」等概念,这些贯穿着他的整个艺术创作主线。
 

《阿尔轩主义》(Arsham-isms)收集了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的一些经典语录,在阅读之余,我不禁重拾当年观展的记忆片段,这是两种时空的穿插交汇。我想,在记忆中可以考古吗?记忆是一种考古方式吗?丹尼尔·阿尔轩的创作或许可以带来启示。

以下是我印象深刻的《阿尔轩主义》语录。

(艺术是)普世的译者。
[Art is] the universal translator.

作为一名艺术家,你要创造的是一种定义你的实践的语言,和某种让你的创作与众不同的特质和姿态。(P5)
As an artist, you work to create a language to define your practice and some kind of character or gesture that feels unique to what you make.

失败可以是(重要的),它既是让人们避免重蹈覆辙的鞭策因素,也是理解为什么一些事不可行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失败可以是一种工具。(P129)
Failture can be [important] as both a motivating factor to not repeat but also to understand how and why many things don’t work. It can be a tool.

摄影创造了一种媒介,让我们可以通过摄影师或艺术家的镜头来定位日常生活。(P69)
Photography creates a medium where the everyday can be positioned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photographer or artist.

我发现,让自己从某个特定的时刻脱离出来,并能够自由地与不同的时代联系起来,是非常有效的创作方式。(P189)
I found it productive to dislocate myself from a particular moment and be able to freely associate with different eras.

艺术确实是有目的的,但这个目的是没有定义的,是可以由观众创造的。(P25)
Art definitely serves a purpose, but that purpose is undefined and can be created by the viewer.

我认为,自现在开始的一百年里,任何艺术家能够做到的最好的事,就是去影响当下时刻、与当下时刻对话,及时考虑到社会、政治、地理的各种条件,去探讨我们今天在现实境遇和工作方法上遇到的所有问题。(209)
[One hundred] years from now, I think for any artist the best we can hope for is to influence and speak to the current moment in time given the social, political, geographical climate, and all the issues that we deal with in our present-day scenario and how people approach th work.

艺术家的任务是发掘人们可能本应注意却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并激发人们日常体验之外的反应。我认为这会总体地对人类、社会、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P27)
Artists are tasked with uncovering things that people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at they maybe otherwise should, and provoking reponses that are outside of people’s everyday experience. I think that can have a huge impact on people in general, on society, and obviously culture.

当一栋在建的建筑和一栋拆除中的建筑刚好处于各自进度的半程时,在这个奇怪的时刻,你真的无法区分二者。这种时刻,对我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P199)
There is a moment when the building being constructed is halfway up and the building being demolished is halfway down and they meet in the middle. They are in this bizarre place where you really can’t distinguish between them. This moment had a big impact on the work I create.

困惑/不确定性是工作的真正所在。(P127)
Confusion / uncertainty is really where the work lies.

我的记忆感觉不像记忆 —— 它们感觉像是预言。(P191)
My memories don’t feel like memories —— they feel like predictions.

我所感兴趣的未来,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P207)
The furture I’m interested in is pedestrian and everyday.

你到达的每一刻都是未来。其实你已经到达了。(211)
Each moment in which you arrive is the future. You’ve already arrived at it.

 


注:

①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编:《阿尔轩主义》,浙江摄影出版社,2022.1,P3。下文(Px):同书,第x页。

 


……………………………………………………
本文遵循 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密涅瓦,作为一种方法 —— 读《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

27 2 月, 2022 § 密涅瓦,作为一种方法 —— 读《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已关闭评论 § permalink

 

文/梁栋﹝LeungTong﹞
 

初识密涅瓦(Minerva)是在六年前的一次创意教育论坛。论坛由「进念·二十面体」(香港)策划主办,持续三天,围绕「教育就是实验/创新传统?」、「跨文化就是教育的未来?」、「教育就是实验?经验?」三大议题展开讨论。作为一名听众,我有幸一同经验了一个创意激荡的美妙时光。期间,黄英琦女士(「MaD创不同」创办人) 分享了一所特别的大学 —— 密涅瓦大学。与大名鼎鼎的常青藤众校相比,这所成立于2012年的全新大学自是资历尚浅,然而,其颠覆性的教育创新理念与大胆前卫的教育实践令人印象深刻。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是,Minerva对课程结构的颠覆性创新,以及没有校园的游学体验。我很快意识到,无论是「创意教育」还是传统「高等教育」,甚至每个人的「自我成长」,都可以从密涅瓦的教育思考中找到借鉴。

五年来,尽管可以在不同渠道阅读密涅瓦的相关资讯,但终究不够过瘾,2021年3月,《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 —— 密涅瓦大学与高等教育的未来》中译本正式出版,我一口气读完,终于一了心愿。让我受益匪浅的,除了颠覆性的教育创新理念与实践,还有其严谨的文本结构和论述方式。书中,作者讨论了「密涅瓦教什么、为什么教」,「如何教学」以及「如何创建一所新的大学」,透过文字,我们能了解密涅瓦如何依据实证研究和第一性原理来开发课程、开展实践,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密涅瓦创办团队的高远志向,并深信这是一个真正以「教育为本」的严肃实践。
 

一、我们所需要的通识教育

如果可以重新创造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它会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带着这个问题,密涅瓦基于第一性原理,依据实证研究,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指导原则,彻头彻尾地重新思考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密涅瓦认为,当前的高等教育已无法履行自己的承诺:当学生离开大学时,他们并没有对毕业后的人生做好准备,他们没有获得和培养好自己的认知技能,无法在极度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取得个人和职业的成功。为此,密涅瓦首先反思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什么样的通识教育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通识教育实践奠定了整个教育生态的基调。密涅瓦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内容极其广泛的博雅教育,使学生能够适应世界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因此,通识课程之创新就势在必行。

书中,作者分析了四种主要的通识教育模式:1)核心分类必选模式(P065);2)传统博雅教育模式(P066);3)文化与道德教育模式(P066);4)公民/功利主义教育模式(P067)。在密涅瓦看来,这些模式都不理想。例如,核心分类必选模式默认将知识探索分割到各个学科领域,而学生只能从数百门课程中选取其中的几门,这无法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知识广度;公民/功利主义教育模式关注的领域范围过于狭窄;传统博雅模式偏向于为学生提供文学、哲学等人文教育或古典教育,文化与道德教育模式希望学生能涉猎中华文明、印度哲学、南美宗教等,这些都不足以让学生掌握真正的实践技能,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密涅瓦更倾向于通识课程能让学生掌握可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认知工具。于是,密涅瓦重新设计通识教育课程,其方法是「回归原点」(第一性原理思维),重述问题,重构问题。他们将「通识」这一基本概念溯源到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等先贤所提倡的「实用知识」(useful knowledge),同时将「通识知识」重塑为「实践知识」( practical knowledge )(P049~050)。密涅瓦认为,博雅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公民提供一系列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思维工具」 —— 这些思维工具作为实践知识为每个人赋能,让每个人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并实现自我目标。在密涅瓦看来,这种与富兰克林和杰斐逊的设想一脉相承的实践知识,才是博雅教育的核心,要传承先贤的思想衣钵,就要与时俱进地推动通识课程创新。

书中写道:我们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强调知识的获取,即那些被编纂成文的、被证实的真实信息,而是注重讲授那些要么能够产生知识,要么能让学生针对某一目标来用好知识的一系列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 …… 我们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学生形成某种思维习惯,也就是让他们能够在相关的情境下自发地进行某种行为,另一个是教会他们某种基础概念,让他们能够理解问题。 (P073)

密涅瓦坚信,实践知识的本质在于行动。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调研,密涅瓦将创新者最为显著的个人特质、行为和方法归纳为四种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有效互动),同时,定义了两种实践知识:「思维习惯」(habits of mind)和「基础概念」(foundational concepts)。四种核心能力和两种实践知识在密涅瓦的通识课程中彼此呼应,紧密相连。有别于其他传统大学的是,密涅瓦尤其重视动态的「思维工具」,而非静态的「知识记录」,更加重视核心思维能力的训练,而非通识知识的传输和记忆。密涅瓦设立四大基石课程,明确地讲授「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和「有效互动」四大核心能力下的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HC),而不是想当然地假定学生可以从一般性的基础课程中获得这些关键的技能和知识。在我看来,把「核心能力」落定为「实践知识」是密涅瓦课程创新中极为关键的一步,这让密涅瓦的宏大理念终于可以扎扎实实地落地实践了。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宏大的教育设想,只是很多时候,由于缺乏方式方法,这些设想在实践中变得妥协、变得面目全非,最终仍是空中楼阁。密涅瓦对教育细节的思考比任何人都要细致入微。

密涅瓦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极具创造性。显然,教育所赋予的思维能力(实践知识)比纯粹的学科知识更具基础性、普适性和实效性。然而,我们并不能直接教导学生掌握这四种核心能力,因为这些能力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每项能力都是一系列概念、工具、方法、技能的组合,而且,这些抽象的能力需要变得足够具体、细致,才能更好地用于课堂。因此,密涅瓦进一步归纳了百余项「思维习惯」(H)、「基础概念」(C),纳入密涅瓦的课程,在讲授某项核心能力时,实际上就是在拆解一系列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的组合。例如,在学习「批判性思维」时,学生需要养成「识别并分析前提和结论」、「判断支持一个论点所需的信息」、「评判一项假设是否能推导出可被验证的预测」等思维习惯(H),以及掌握「识别并分析伪科学的论述」、「应用和解释概率的基本概念」、「对置信区间进行运用和解读」等基础概念(C),这样,学生便可以非常具体地理解并掌握这些核心能力了。

书中,思维习惯、基础概念的定义如下:

所谓思维习惯,是指通过练习能够被自动激发的认知技能。因其来自「思维」,所以具备认知的特性;因为涉及实践知识,所以能够为人所用;同时,因为是「习惯」,所以会被自动地调用,而无须人们在使用前刻意考虑(P034)。例如,有一项「思维习惯」是「区分信息的种类,从而判断信息来源的质量」,当学生学会这一思维习惯,在面对不同类别的信息时,这些学生会自觉地采用所学方法去辨别、寻找可信度最高的信息来源(P035)。

所谓基础概念,是指能被广泛应用的基础性知识。因其本质上是概念,所以属于知识范畴;之所以是基础性和应用型的,是因为这些概念为行动提供了跳板 —— 人们可以将这些知识付诸行动(P035)。例如,有一项「基础概念」是「辨别相关性和因果性」,在分析流行病时,学生会更认真地辨识用药和发病率之间是「因果关系」还是仅仅是「相关性」,比如,有临床观测发现,每天服用一粒小儿用阿司匹林的人,其心脏病和中风发病率比不服用的人更低,若缺乏相关概念的学习,人们往往会误以为这是因果关系,而实际上两者之间只是相关性,因为有人可能既按要求服用了阿司匹林,又比一般人更注重饮食和锻炼,而事实上也许后两者才是降低发病率的原因(P036)。

二、我们所需要的基石课程

现代大学的课程设置都是基于一系列具体的学科,基础课程亦是如此。密涅瓦的课程设置很不一样。密涅瓦没有按具体的学科分类,把物理、化学、热力学、高等数学等设为基础课程,而是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围绕四种核心能力,重新组织、设计了四大基石课程,每门课程都明确地指向某种核心能力。在密涅瓦看来,四种核心能力比基础学科「知识」更基础。因此,密涅瓦开设了四门持续一年的「基石研讨课」:形式分析(Formal Analyses,聚焦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es,聚焦创造性思考的核心内容)、多元沟通(Multimodal Communications,聚焦有效沟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s,聚焦有效互动能力的核心内容)。在密涅瓦第一年的通识教育中,学生完全没有选择空间,必须完成上述四门基石课程。

密涅瓦意识到,要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就要教授他们逻辑学、统计学和决策理论的工具,以及教会他们评价别人使用这些工具的有效性。「形式分析」课程正是为此而设,涉及三个核心单元:1)分析论证、2)用数据评估证据、3)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做出有效决策。(P088)在形式分析研讨课中,学生将学习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学会使用形式逻辑的各种工具来判断不同论证的有效性(validity)和可靠性(soundness);学会从宏观视角评估归纳论证的强度;学会从非书面的沟通中识别隐含的演绎论证;掌握包括「代表性启发法」(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s)在内的启发式思维方法;学习演绎逻辑中的谬误以及各式各样的非形式谬误;了解「确认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等概念;学会利用逻辑蕴含来对结论证伪……

此外,密涅瓦将「描述统计学」和「推论统计学」纳入形式分析课。学生需掌握如何通过「数据可视化」和「定量工具」,对一套真实数据的各变量及其关系进行描述,使用电子表格和Python等工具来分析虚拟和真实数据;基于可靠的统计学原理来进行准确的推导;掌握常见的概率分布,并学会从样本数据中推导出总体分布的参数;探索如何利用置信区间的概念,来更好地描述所推断的参数值 …… 最后,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评估风险和不确定性,掌握并运用包括「决策树」(decision trees)和「非合作博弈」(non cooperative game)在内的多个理性决策工具来找到最优选择;学习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了解其如何影响人们做出最佳决策 ;学习诸如「沉没成本」(sunk costs)等经济学和商业决策中的基础概念 ……

「实证分析」课程主要为培育「创造性思考」而设置。与普遍认知不同的是,密涅瓦并没有把「创造力」限缩在艺术、设计领域。密涅瓦看得更深远,认为科学领域同样富有创造力:无论是设计新的数据收集方式、数据组织结构,还是设计研究问题、生成假设,又或是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分析数据和解读结论,从促成科学发现,到构建解决方案,再到创造新事物,这一切都需要创造力。(P096)因此,密涅瓦对创造力的培养,更强调的是,实证研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迭代与创造行为。通过传授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构建类比、手段-目的分析、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计算模型等一系列启发式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更有创造力地识别与克服偏见(认知偏差)、推导创新的问题解决方案、挖掘出新的创新问题并加以解决。

密涅瓦认为,一个人仅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仍不足够,还必须能将这种思考的结果向他人进行传达,并能借助任何符合情境的沟通模式来让对方理解其观点的价值。(P075)因此,有效沟通的能力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核心能力。密涅瓦开设「多元沟通和有效沟通」课程,教导学生如何通过写作、口语表达和其他媒介来有效沟通,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心理、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彼此的沟通。多元沟通课程会让学生了解语言的局限,理解不同环境和文化中语言与面部表情及身体语言的关系,这些互动的知识既能让学生解读沟通对象的身体语言,也能让他们改善自己的身体语言。(P079)同时,学生也需了解认知失调、归因理论、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详尽可能性模型、认知失调理论、叙事范式理论以及人品诉求、情感诉求和理性诉求等与说服性沟通相关的内容要素,掌握理性说服的方法和情感说服的方法。(P082-083)

密涅瓦将视觉艺术、音乐、多媒体设计视为重要的表达工具,教会学生思考如何以「非语言」的形式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解读和生产意义。学生需要应用「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来解读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例如歌剧、交响乐、歌曲、绘画和宣传海报等,学生需要思考「艺术作品与其产生背景有何关系?」以及「如何创造和找到艺术中的意义?」,并清晰地表达自己对作品含义的看法。密涅瓦会让学生分析毕加索、达利、西尔维斯特里·雷维尔塔斯等极具实验性和创造性的艺术家的作品,让他们从中汲取养分。(P080)

密涅瓦强调「行动」,在基石课程中,「与他人进行有效互动」是其中的核心板块之一。在讲授如何与他人互动、协作时,密涅瓦依然没有按常理出牌,而是另辟蹊径,通过开设「复杂科学」课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交互动。在密涅瓦的认知里,只有理解了组织/城市/社会的底层逻辑和原理,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密涅瓦复杂系统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在特定系统内如何与他人互动,以及如何与系统本身互动。复杂系统课程的重点不在于学科专业方向的理论研究,而是重点介绍复杂系统的基本概念,展示人类社交系统的本质特点,随后开始探讨如何将系统框架用于分析人的互动。学生需要学习社会系统中各种不同的案例,考察复杂系统的各个特征,理解个体与整体间的联系;学习通过复杂系统分析框架来理解和预测个人和群体行为,判定系统中可能有助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干预因素;识别系统中会对行为产生影响的情绪;分析社会系统中的伦理因素,对相互对立的伦理原则进行平衡和取舍;研究当今世界最紧迫的社会和政治挑战,了解教育改革、环境监管和医疗等问题;学习辩论和谈判方法;运用复杂系统相关概念和分析技能,研究高效团队和领导者的实践经验策略,培养领导力 ……

四门基石课程将围绕百余个具体的学习目标(HC)展开,密涅瓦会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将所有的「思维习惯」(H)、「基础概念」(C)介绍给学生,其中包括:#领导力原则、#权力动态、#团队角色、#组织架构、#公平性、#效用、#情商、#伦理框架、#伦理冲突、#胡萝ト加大棒、#制定策略和谈判、#元知识、#责任、#自我评估、#开放心态、#批判、#论点、#信源质量,#隐含意义、#受众、#系统动力学、#网络、#多重原因、#层次分析、#多重主体、#假设求证、#自学、#找对问题、#拆分问题、#限制条件、#类比、#提炼、#问题启发法、#创造性启发法、#假说驱动、#数据可视化、#可验证性、#模型类型、#注意力与知觉偏差、#情绪偏差、#确认性偏差、#实验性设计、#抽样、#相关性 …… 等系列「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这些概念、方法、思维,为后续的高阶课程及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密涅瓦对核心能力的重视还体现在基石课程的评价体系。在第一年基石课程结束后,密涅瓦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盖棺定论,仅临时评判为合格或不合格,然后在此后的每个学期,根据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应用 HC 的表现,对大一各门课程的总分进行调整,只有在学生毕业时,才确定最终的成绩等级。这意味着,密涅瓦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必须温故知新,加深对「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的理解,不断夯实四大核心能力。这也使得,密涅瓦以「实践知识」为主线、以「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为载体的课程理念得以一以贯之。

三、没有校园的游学体验

密涅瓦是一所没有校园的大学,或者,密涅瓦是一所以「城市」为校园的大学。密涅瓦的观点是,大学并不擅长工程建造,校园设施的军备竞赛往往让成本超支,进而让大学的运营成本及学费变得异常昂贵。校园内的各类设施再赏心悦目,也往往不如所在城市的同类设施那么高效,因为后者由更专业的人员建造和管理。而如果市场已经提供了可用且高效的资源,我们加以使用便是。既然城市已经提供了设计精良、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图书馆、体育馆、公园、博物馆、杂货店和餐厅等),学校就不再需要重复提供所有这些商品和服务,以此降低运营支出。因此,密涅瓦的策略是,尽可能减少专门建造的公用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城市里的公共空间,并投身当地文化,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

以「城市」为校园,这让密涅瓦有着更丰富的想象和可能性。既然城市便是校园,既然城市遍布全球,那么不妨尝试在不同国家轮流游学。密涅瓦学生在大学四年间要去全球七个不同的大城市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地点、文化、经济和生活方式中获得沉浸式体验。密涅瓦相信,游学模式能让学生获得一系列弥足珍贵的体验,学生通过在不同城市生活,通过体验不同文化,会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一个社会在应对复杂挑战或日常事务时采用的不同观点和方法。(P272)

密涅瓦为学生规划的游学城市位于不同大洲,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或曾经扮演过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文化,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居民说着不同的语言,并有着不同的宗教积淀。(P272)例如,第一年在旧金山(全球创新之都,少数族裔众多),第二年在韩国首尔(曾为殖民地,现代而传统,家族财团经济)与印度海得拉巴(曾为殖民地,穆斯林传统),第三年在徳国柏林(二战后逐渐崛起,欧洲重要城市)和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经历国内动荡,与百年之前几乎并无二致),第四年在英国伦敦(复杂多样,时尚活力)和中国台北(大中华地区)。这些城市(每届学生会有所调整)遍布各个大洲,各具特色,代表着多元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启发性。

书中,作者分享了密涅瓦费尽周折组织全球游学的三个主要原因:1)未来会日益全球化,21世纪的领袖和创新者必须能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自如地互动,而没有什么方法比直接和当地人一起生活与互动更能促进这种能力。2)把城市看作校园,必修课和选修的辅助课程活动均要利用城市本身的资源,这些课程至少有一项基于当地的活动,这要求学生将课上所学应用在所处城市的实际情境里。这是密涅瓦无比注重「实践知识」的具体体现。3)概念框架的深入学习只有通过这些框架在多个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才能够实现,学生要想达成学习目标,除了直接将学习内容应用于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P026)

和密涅瓦的课程体系一样,四年体验式游学的各部分设计依循着严格的系统的结构,并非随意为之。书中介绍:密涅瓦设计了三条「全球主线」,分别为:城市演变、城市体系、城市思潮。这三部分背景认知为学生接触每个城市提供了通用语汇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在不同城市之间进行联系和比较。「城市演变」的主线概括了每个城市的历史意义,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社会和技术趋势。「城市体系」的主线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到各个城市中正在应对挑战、推进行动、促进发展和塑造公民社会整体特性的重要人物和机构。「城市思潮」的主线则意在探寻每个城市的公民思潮,从突出的亚文化和社会习俗,到城市整体的身份认同,不一而足。(P274)

在全球主线的框架下,密涅瓦设计了诸多「城市话题」,以帮助学生探索一座城市的一条全球主线。例如,密涅瓦将「反主流文化」作为旧金山在「城市思潮」方面的话题,引导学生去了解曾在这里发生的嬉皮士文化,性少数运动、创客运动、有机食品运动和创业文化等,并思考促使这些社会进程在此生根和扩散的城市精神、城市文化。每个城市话题的体验式学习又分为四个阶段:接触(聚焦于知识积累、信息收集和社区接触)、参与(通过辅助课程与领先的实践者合作,形成对某个话题或观点的深刻理解)、沉浸(与当地机构、企业或组织的持续反复互动,加深对某个话题的理解)、洞察和影响(根据社会伙伴所表达的需求产出项目成果)。四个阶段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能系统性地融入城市、获得个人成长。(P276)

以上可见,密涅瓦以一种极其负责的态度推动全球游学计划,这里,游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为了更好地支撑游学计划,让学生得到更丰富、更充分的研学资源,密涅瓦与在地组织、企业和政府机构展开合作,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图书馆、活动中心 etc),也为学生提供精心挑选的社会实践者与专家库。同时,为了使体验式学习项目更具影响力,密涅瓦将其与密涅瓦学术课程的重要节点、学习成果联系和整合起来。密涅瓦坚信正式的课堂学习与现实世界的学习相结合的价值,课堂和现实世界能互为启发,让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P278)

四、Active Learning Forum 与完全主动式学习

没有校园,没有教室,很难想象日常教学活动该如何开展,然而,密涅瓦有其独特的方法,其秘密就是 Active Learning Forum —— 密涅瓦主动式学习平台,一个由密涅瓦技术团队自主开发的网络实时教学平台。只需⼀台电脑和WI-FI,密涅瓦的学生和教授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上课。没有时空的限制,全球游学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密涅瓦尤其重视的「小型研讨课」也可以成为现实。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讲座式教学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在被动接受讲座内容时,学习效果并不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的「两个标准差问题」( 2 Sigma Problem )也表明:接受一对一辅导的学生的表现比接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的表现提高了两个标准差。然而,一对一辅导模式规模化的成本极高,似乎也不现实。有没有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呢?基于学习科学,密涅瓦开发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 —— 完全主动式学习(Fully Active Learning)。

无论是通识教育的基石课程,还是专业核心和细分方向课程,密涅瓦都采用完全主动式学习模式。密涅瓦的所有学术课程都是小型研讨课模式,都在主动式学习平台(ALF)进行。ALF平台有着强大的功能(调查、投票、协同编辑、小组讨论,etc),能够支持密涅瓦一系列以学习科学为根基、以实证为依据而设计的教学活动。这也让密涅瓦成为唯一一个系统性地把学习科学应用于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的学校。

在密涅瓦完全主动式学习中,学生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思考自己在做什么」。密涅瓦将学生视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非接受者,将教师视为引导者(facilitator)而非知识来源。密涅瓦彻底地翻转课堂,知识传授的过程和作业均被安排到上课之前,学生须通过阅读材料和观看课前视频获取相关信息,了解课堂中可能涉及的「思维习惯」、「基础概念」。90分钟的课堂时间将全部用来讲授如何有效地「使用」信息 ,密涅瓦会设计一系列课堂活动(辩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etc),引导学生将课前预习所获得的信息运用到课堂活动之中。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引导主动式学习,帮助学生学会用创新的方式高效地使用信息。照本宣科,大声朗读讲义或讲解、演示幻灯片是「彻底翻转课堂」所不允许的。密涅瓦的课堂并不聚焦于信息传递,而注重用各种方式使用信息,这与密涅瓦强调实践知识的理念完全一致。

ALF平台一开始就是为了支持⼩⽽精的讨论型课堂和主动式学习⽽设计,它能让所有学生都平等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首先,这里没有所谓的前排后排的概念,学生的实时图像会随机地出现在屏幕的不同位置。在屏幕上,教师和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彼此。任何人发言时,都会自动占据屏幕的中心位置,随着发言者的变换,中心位置的头像也会快速切换。中心位置的窗口能够更有效地显示发言者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这让对话更加真实。虽然没有传统的授课空间,密涅瓦藉由新兴科技,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沉浸式对话环境,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完全沉浸其中。

其次,ALF平台内置了各式各样的教学工具/功能:调查、投票、协同编辑、合作白板、以不同方式快速分成讨论小组、发言时长控制、关注安静学生 …… 借助这些可以强化课堂互动的工具,教师可以观察、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程度,合理分配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确保所有学生至少有 75%的时间专注参与,实现真正意义的完全主动式学习。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引导性问题后,可以方便地组织小组讨论、个人辩论、即时投票;所有人可以同时编辑一个线上文档或表格,增加了彼此合作的效率;学生可以发送各种表情,分享自己对各个观点的情绪表达;发言时长工具可以记录每个学生课上发言的时间长短,教师可以快速而轻松地判断哪些学生尚未参与、哪些学生已经获得了充足的发言机会 ……

此外,ALF 平合可以很自然、很方便地对每堂课进行录像,并自动生成课堂的文字记录。教师能够回顾整堂课,并以学生的个人发言或聊天框里的文字发言为基础,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所展现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给出书面反馈和成果评分。密涅瓦不会过分依赖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估」,并提供反馈。学生同样可以在ALF 平合上获取整堂课的录屏,随时观看、复习。学生还可以看到自己在各个学习成果上的具体表现,可以查询完整的评分量规、每次评估的综合数据表、原始课程的链接、习作档案的超链接等。所有这些功能,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推进个性化教学,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学习科学的大量文献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促进学生参与的方法,诸如:同伴教学、分小组协作、苏格拉底式讨论、辩论、任务或问题式学习、游戏化学习活动 …… ALF平台凭其强大的功能设计,可以方便地将这些方法融入密涅瓦的教学方案之中。 Active Learning Forum是一种云计算软件,而本质上,则是一系列以学习科学为根基、以实证为依据而设计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匹配着不同的精心设计的「模板」,这些模板存储在共享的机构数据库中,课程开发者可以从数据库里提取活动模板,然后为任何课程定制活动教案,开发者还可以系统地收集课堂数据和师生们的主观反馈,不断改进课程。教师可以直接在系统上引用教学方案,借用ALF工具,主导课程进程,让学生在真实世界的语境中练习运用所学的思维习馈或基础概念,让学生在互动性极强的课堂讨论、辩论、协作中磨炼新习得的技能,实现学习的近迁移和远迁移。

五、好的教育在于细节

如书中所言,密涅瓦没有历史包袱,没有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因此,密涅瓦可以按下重启键,从头开始设计高等教育,进行彻头彻尾的教育创新。密涅瓦所颠覆的,不只是教育理念,还有教育实践的诸多细节。书中,创始人本·纳尔逊(Ben Nelson)写道:密涅瓦发展历程中的每一件事都像是慢动作,他花了18个月的时光来打磨「密涅瓦」这个点子,从开始筹备到第一位员工入职,几乎持续了两年,再到第一批学生进驻报到,开始第一个学年,已整整走过五年光阴。透过书中的文字,我们能读到这漫长时光里所流淌的思绪。密涅瓦之所以是一种方法,是因为在其教育实践的诸多细节里,我们能得到极大的启发。

密涅瓦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是严谨的、系统的。密涅瓦清楚地知道「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密涅瓦颠覆了传统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般性认知,重新定义「实践知识」,聚焦「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打破学科界限,围绕四种核心能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基石课程」、「专业核心课」、「细分方向课程」、「顶点课程」;密涅瓦拒绝讲座式教学模式,采用小型研讨课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及完全自主学习模式。这一切都基于对当今高等教育的深刻批判,以及学习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由课程大纲到具体教案,由品牌设计到全球推广,由招生制度到录取流程,由多元学生社群到全球化社区,由ALF平台到辅助性课程及社区项目,由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到持续的职业发展与支持 …… 每一部分,每一细节都有着缜密的、系统的考量。由理念到实践,迈出的每一步都有着明确的、坚实的理论依据。

密涅瓦的教育理念及实践尤其注重实效性。密涅瓦强调「实践知识」,强调运用智性能力和知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所学必须有所用。为此,密涅瓦以城市为校园,策划「辅助课程活动」(cocurricular activites)、布置地方性任务(location-based assignments)、开展顶点研究项目,这并非锦上添花的例行安排,而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更充分的实践机会,在不同的现实情境中检验「思维习惯」和「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学会将所学的技能或知识「迁移」到不同的语境和场景。

关于细节,一个例子是,在开发「主动式学习平台」之时,密涅瓦清楚地意识到,过度的设计可能会对教学造成干扰,如果一个工具需要过多的注意力才能被有效地使用,就有可能分散教师引导课堂讨论的精力,使课堂变得更加糟糕。 因此,密涅瓦的技术团队消除了产品设计中的杂乱功能,淡化了用户界面,并将一些工具隐藏起来,尽可能减少界面显示的元素,以降低使用者的认知负荷,巩固师生们对教学本身的关注。此外,密涅瓦也意识到课堂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1)如果要求学生反复做同类型的活动,他们的参与度就会出现问题,也会变得心不在焉。2)社交上较为保守的学生的学习体验很容易被忽视。3)在被点名之前,学生能保持注意力和参与度,一旦被点名后就不再如此。(P157~158)但是,密涅瓦尊重这些现象的合理性,不是通过奖惩,而是通过反思教学方式,利用更好的技术手段和课程设计来尽可能地改善学生注意力下降的情况。例如,密涅瓦采用「滚动参与提示」与「结尾参与提示」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带来一些压力,以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持续吸收课上所学内容。

另一个例子是,密涅瓦对学生第一年的基石课程(HC)的评定只是临时性的。在大一之后的学年中,密涅瓦会继续对学生在后续课程中运用 HC 的情况进行追踪评估,不断调整学生的评价等级。在毕业时,学生才会得到基于所有 HC 评估数据的每门基石课的最终字母等级。书中写道,这样做的明显好处是:1)既能让学生巩固这些关键的技能和知识,又能提供反馈以帮助学生继续提高 HC 的掌握水平;2)判断 HC 在被首次引入的基石课程之外的运用情况,能测量学生向新情境迁移知识的能力。3)密涅瓦可以根据学生在后续课程和顶点研究项目中运用 HC 的情况,判断学生在毕业时是否真正掌握了关键的学习成果。(P220~221)这样的设计,可以看出密涅瓦的用心之处。正如密涅瓦不会假定学生可以从一般性的基础课程中获得四种核心能力,密涅瓦也不会甩手认为核心课程的掌握程度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密涅瓦通过设计聪明的评价体系来敦促学生持续进步,不断巩固基石课程中关键的技能和知识。

书中,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密涅瓦给我的启示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就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同时,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必须具有结构性、系统性。作为一种方法,密涅瓦思考高等教育的方式可以启发我们在其他领域做出同样的创造性回应。密涅瓦的实验仍在继续,继续挑战所有高等教育机构 —— 「让他们要么采用我们的系统,要么做出更好的系统为密涅瓦所用」。我们翘首以待。

 


……………………………………………………
本文遵循 CC知识共享协议(署名/非商业用途/禁止演绎)

 
 
 
 


  • Tong LEUNG
    post 80s
    Zhanjiang
    major “aha”

  • 工程师,创意研究,博客写作

    兴趣: 哲学、当代艺术、复杂科学、剧场实验、社会创新。

  •   我的脸书

  • 文章分类 | Categories

  •       荣念曾漫画 – 格物致知

     

     

  •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由梁栋﹝LeungTong﹞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